那麼創維到底發生了什麼?這一切又和張學斌有什麼關係?
2004年11月30日上午九點,張學斌和自己的同事前往香港參加創維中期業績新聞發布會,坐在車上的張學斌表情非常放鬆,他知道,他即將看到的是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就在張學斌和同事開著玩笑的時候,一個香港同事給他打來電話。
“喂?”
張學斌隻說了這一個字,他的表情就僵在了那裏,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了。
同事跟他說,包括創維老板黃宏生在內的十名高管被香港廉政總署逮捕,香港股市上的創維股票停牌,新聞發布會隨即取消。
不敢相信同事的話的張學斌在中午趕到香港後,奔赴公司所在地,那時候,公司已經被封。張學斌一時間似乎有些不知所措,但他隱隱的覺得,一個重任將落到他的肩上。
在創維被捕的十人中,老板黃宏生在內的九人是香港籍,一人是大陸籍,這個人不會被關押太久。張學斌就是從這個人那裏得到了老板的口頭指令:公司由你全權負責。
很難說清楚張學斌當時的個人感受是怎樣的。黃宏生讓他主掌公司大權的時候,他還不是上市公司的董事。
“老板跟我提過做董事的事,但我不懂香港法律,對英文也不怎麼精通,就沒有擔任。”
當天下午,被捕的黃宏生回公司拿了一些日用品,臨走的時候,留了一個委托書。
“我當時看到委托書就知道要幹什麼了。”
黃宏生說這一階段董事長職權暫時由張學斌行駛,再有,就是趕緊向政府彙報相關情況。那時的創維有些人心惶惶,客戶對創維的需求也有些鬆動。但張學斌卻說:“我知道公司沒有事,這些年我一直在管理公司的相關事務,公司沒有做假賬。”
公司做沒做假賬張學斌心知肚明,但黃宏生的事他就管不了了。而黃宏生正是以挪用公款的罪名被控訴。
創維發展初期,規模還不是很大,市場上也並不受人重視。國內各大彩管企業的供貨名單裏,創維的位置往往排的很後。而身為民企,當時的創維,在各方麵都不占優勢。為了改變這種狀況,黃宏生聘請了剛從熊貓集團總經理的位子上退下來的陳祥興做顧問,通過自己的私人關係幫創維買顯像管。代價就是黃宏生每年給陳祥林一筆顧問金。
因為陳祥興剛從熊貓集團退下來,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雙方就簽訂了一個秘密合約,“簽了5年,實際上隻執行了3年。”雇傭金並沒直接放在陳祥興那裏,而是放在了境外,讓黃宏生母親去代取。她不是創維內部的人,這點讓陳祥興比較放心。
沒想到,這件事竟成了黃宏生日後的災禍。
黃宏生留下委托書的那個下午,張學斌就馬不停蹄的趕到深圳,向相關領導回報情況,接著,就到公司處理繁雜的事物。
他先是給公司的骨幹開了一個會。會議的主要議題就是向大家講明情況,穩住人心,盡量減小這一事件對公司的不好影響。這個會一直持續到淩晨12點,與會的每個人都多少有些緊張。這個會議的另一個重要成果是成立了危機公關小組,直接由張學斌領導。該小組主要任務有四個:1,向公司職員說明事情主要情況,樹立眾人信心;2,和主要客戶溝通,減少此事對公司業務的影響;3,引導媒體報道,減小負麵宣傳;4,爭取政府、銀行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