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下規矩就要嚴格執行,這個剛性規定絕對不能破。我曾重罰過研發人員以及研發副總裁,罰款很重,但讓他們理解為什麼被罰很重要。多鼓勵他們,對作出的成績給予肯定,他們的氣也就消了。
2、企業要想長治久安,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製度問題。任何一個企業都不能過分地依賴某一個人,過分依賴某一個人,風險是很大的,因為沒有人能永遠年輕,永遠健康,永遠正確,是人都會老,會犯錯誤,因此一個健康的企業不能依賴某個強人而生存,應該有一個好的製度來管理和規範。有好的製度還要有好的組織結構,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整個市場環境都在變化,企業隻有不斷地去適應環境,不能要求環境來迎合企業。怎麼去適應這個環境呢?就是組織結構要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企業的運作就是靠這個組織來運作的。
3、企業要有一種比較科學規範的管理製度,這個製度的製定也很有講究,不能製定得太細,太繁,這樣會犧牲很多效益,造成很多官僚。但是製度也不能太簡單,那樣就容易使個人的行為影響太大,這個度很重要。
4、我認為職業經理人就是一種非常專業的代理人,代老板管理企業,更準確地講是把代理作為職業追求的人,他們是資產整合人,是效益最大化的創造人。
5、太過頻繁的跳槽並不能說明一個職業經理人的價值,因為做到讓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堅持,才會收到效果。
6、要有好的企業文化,要把個人的力量凝結成一種集體的力量,要講究團隊精神,大家也許會在工作種各持己見,爭持不休,甚至吵得一塌糊塗,但是大家的目的是相同的。
【商圈故事會】
夏朝嘉
因為出身問題,夏朝嘉在14歲的時候,失去了繼續上學讀書的機會,15歲時,夏朝嘉為了生活,隻得跟隨築路隊,到青藏高原開始修路工作,卻沒想到,這一幹就是8年。那時的青藏高原環境十分惡劣,繁重的體力連身強力壯的大人都吃不消,更不用說一個年僅15歲的孩子,但為了領到每個月43.5元的工資,去養活家裏老小,夏朝嘉一次又一次的咬牙堅持了下來。
23歲的時候,夏朝嘉回到了成都,但日子過的並不如意,直到1977年,他才在一家小工廠裏找到了一份正式工作,待到生活穩定了下來,夏朝嘉便開始關注社會,尋找不同的機會。在那個百廢待興的時代,下差價看到了裝潢的巨大商機。
他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發展裝潢組,申請很快被街道批準,街道組隊裝潢組進行了資產評估,大概需要六千元,而後夏朝嘉便去東拚西湊,好不容易湊夠了這部分錢,打算開始創業。之後的創業道路漫長艱難。
一直缺乏資金的夏朝嘉考慮向銀行貸款,但當銀行的一位女科長去查看夏朝嘉創業的地方去看時,卻是連連搖頭,那空空的作坊讓科長放棄了給夏朝嘉這次機會。但夏朝嘉沒有放棄,他第二天又去找那位女科長,看到夏朝嘉的決心,這位科長終於被感動,點頭答應給夏朝嘉貸款。
夏朝嘉就這樣走上了辦廠的道路。並且一發不可收拾,短短時間下來,讓所有人都對他刮目相看。到了八十年代,他的禾嘉公司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實力,並開始進入不同的領域,成為一個高度多元化的企業,涵蓋了農業、食品、閥門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