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未動怒,繼續解釋說,原來的業務員已經調走了,自己是剛來接任的。討債者雖然有理有據,但也不能著急,更不能動怒,這個道理董明珠當然明白。於是她就和牛總聊起格力空調在當地的銷售情況,希望對方能回饋一些格力產品的印象。眼見對方心平氣和了,董明珠就步入正題:“由於我初來乍到,不熟悉前任業務員的業務情況,為了我們能有一個重新開始,先把我們雙方在前一段時間裏合作的情況,拚一下盤,對一下賬,把前麵的賬結清,你看怎麼樣?”
牛總一聽董明珠要賬,馬上臉色一變,話鋒一轉,故作吃驚地說道:“對什麼賬?我代銷人家的幾百萬、上千萬的產品,壓在庫房裏,也沒誰敢說要對賬,看你也是個新手,以前做過生意嗎?我告訴你,做生意就是這麼一回事,你給我一批貨,賣完了我付給你錢,就這麼簡單,有什麼賬好對的?”
至此,董明珠心裏才明白,企業是家好企業,老板卻是個徹底的無賴。而董明珠也鐵了心跟她耗下去。就這樣,她和對方耗了40多天,對方將一個無賴的特性發揮得淋漓盡致。他或不在辦公室,或答應第二天退貨,但到第二天去找他的時候就又消失了。那人東躲西藏隻有一個目的——不還錢,也不退貨。他想慢慢磨掉董明珠的耐心,讓她知難而退。可是,碰到董明珠,他的如意算盤注定要落空。
終於有一天,欠債經銷商被董明珠帶個正著。一見那人,董明珠就破口大罵,說他不守信用,不按時退貨。此時,經銷商還想百般抵賴。董明珠實在忍無可忍了,他用幾乎失控的聲音喊到:“你是不是總經理?你當麵講的給我退貨,怎麼又說話不算數了?從現在起,你走到哪裏我跟到哪裏!我不像你,絕對說話算話,不信咱走著瞧。”
看著董明珠的怒目圓睜,那人也有些害怕。
“行了行了,算你凶,明天退貨給你。”
第二天一早,董明珠趕緊雇了一輛載重五噸的東風車,直接開到這家電子公司門口,終於將價值42萬元的貨物拉走。
貨物裝好,車子發動,董明珠一顆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了下來。車開動以後,董明珠從車窗探出頭,衝著無賴老總高聲喊道:“從今往後,再不和你做生意了!”話音未落,她已淚流滿麵。這些天一直被欺騙,受委屈,與對方的鬥智鬥勇,終於在此刻結束。
現如今,人們已經很少會看到董明珠的眼淚,一個“鐵娘子”的名號就足以讓所有人感受到她的強悍。不流淚並不是沒有眼淚,而是意識到眼淚不能解決問題。商場之中,沒有人會因為眼淚而多給你幾絲憐憫,要想爭取更大的價值和盡量公平的地位,隻有通過競爭才能獲得。同時,在不公平的遊戲規則麵前,也要學會違背和反抗,自己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的保全。
在收回那42萬欠款後,董明珠在自己的管理條例中加上了“先款後貨”的製度,絕不賒賬。剛得知這個條例的時候,幾乎所有的經銷商都不予合作。董明珠也是處處碰釘子。直到她碰到一個好心的中年女商人:
“先進20萬的貨,賣的好再要,不好就不要了。”
第一單“先款後貨”生意做成,其他的經銷商也開始慢慢接受,一條新的商規就被董明珠確立,這一切,都是她的堅持和鬥爭得來的。
公平和公正一直是董明珠追求的商業環境和地位,她深知在弱肉強食的商業社會,弱小者總是最可能被強大者欺侮,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隻有使自己強大起來,通過強硬的競爭,爭取自己的利益。市場經濟已經不養懶漢,更不養弱者。要想活下去,隻有在合理的對抗中爭取更多的話語權。隻有你主動去要,你才有可能去獲得,商業社會就是這麼殘酷。
【商海大事記】
1.1990年,董明珠擔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安徽片區業務經理。
2.1994年,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經營部部長。
3.1996年,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銷售公司經理。
4.1997年,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5.2001年至今,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兼副董事長。
6、2003年以後,銷售額每年均以30%的速度增長,淨利潤保持15%以上的增幅!十多年的迅猛發展,格力電器業績斐然:在技術、營銷、服務和管理等創新領域碩果累累。1年內獨攬目前中國企業夢寐以求的“行業標誌性品牌”、“中國世界名牌”、“全國質量獎”和“出口免驗”四大國內頂級榮譽。
7.董明珠自1994年底出任經營部部長以來,領導的格力電器從1995年至2005年,連續11年空調產銷量、銷售收入、市場占有率均居全國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