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05年11月,榮登美國《財富》雜誌評選“全球50名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強人榜。
9.2006年3月,榮獲“2005年度中國女性創業經濟大獎”;
10.2007年01月20日,當選2006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大獎;
【商道妙語】
1.我在格力創造的是一種奉獻精神,一種工業精神,要務實,不能有投機心理,所有行為都必須對未來負責任,這表現在每個員工的每個行為中。有了這種精神,我們會努力打造一個好的產品,企業內部的管理會更加嚴謹,這樣的團隊可以克服各種困難。
2.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工作中沒有柔情,就像打仗一樣,在戰場上能用柔情來解決問題嗎?必須用嚴格的製度和紀律來完成。
3.管理是效益,如果要做一個百年企業,它要有一個完整的體係,這個體係不是牆上掛的製度,而是真正的人的文化,這個企業文化就必須要求我們把員工素質全麵提升。
4.三道:
商道:既要適應市場,更要創造市場,掌握市場變化,才能取得更大話語權;
棋道:經濟活動中的“博弈”,不是誰吃掉誰的問題,而是通過合作取得共同發展;
業道:做百年企業,其實就是做人,一個與企業息息相依,生死與共的人。
5.如果有人認為我們在營銷方麵有什麼秘訣的話,那麼最大的秘訣就是不玩花樣,廠商平等合作,把靠市場創造效益作為一致的目標,並以此作為基本的遊戲規則。
6.在格力電器隻奉行兩個字“簡單”。目標“簡單”——好空調,格力造,“打造百年企業,創立國際品牌”;管理“簡單”——機構扁平化;“宣傳簡單”——不搞炒作,頻繁出現在消費者眼前的隻有六個字“好空調,格力造”;營銷“簡單”——廠商分工;“服務“簡單”——質量好,八年不維修。
嚴介和:先吃虧,後收益
中國富豪黑馬有很多匹,據說,他是最特立獨行的一匹。
他的致富模式與眾不同:先吃虧,後收益。
這個叫嚴介和的男人,獨立創業後的做的第一筆生意,就被哈佛商學院選為案例。
他本是個普通的男人,很多人卻對他的故事很感興趣。
2005年美國哈佛商學院的教科書裏,收錄了一則中國商人的經典案例,他在公司創建後做的第一單生意一筆賠本買賣:“賠5萬不如賠8萬”,而這個在當時被無數人恥笑的商業行為,日後卻為他帶來了800萬的收益,這個人就是嚴介和,江蘇太平洋有限公司老板。
每每說起第一筆生意,嚴介和總要回顧以前的經曆:“我其實不必下海。別人下海,我是跳海。下海的人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跳海的人是苦海無邊,回頭無岸。”
1986年前,這個出生在大運河邊的淮安人,一直在家鄉中學教書,先是普通教師,再是教務處副主任。原本順風順水的一切,隻因為一件事改變:超生。
“我早婚早育,1983年有了第一個孩子。那時候媽媽就講,權大權小是沒完沒了,錢多錢少總有煩惱,唯有天倫之樂,才能過好一生,這是最好的財富。媽媽的話一定要聽,一定要給媽媽再生一個孫子。我是老九,排行最小,第一個孩子又是女孩,蘇北人重男輕女沒辦法,我又是個孝子,所以也是很痛苦的。後來沒辦法,又生了一個孩子。生下第二個孩子後,我主動遞交辭職報告。”
嚴介和喜歡一句話:“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因為超生,他知道要承擔責任,就遞交了辭呈。從1986年到1996年的十年間,他先後在七家國企任職,哪家負債累累經營不下去了就去哪家。替企業還債的過程似乎也是為自己還債。他明白了一個道理:吃虧與還債都是一樣的。現在吃虧,上天總會在日後的某個時候給予回報,而此時欠債,上天也總會在某個時候讓你收到懲罰。
大概正是因為明白了這點,嚴介和才在創建江蘇太平洋有限公司後接下了一筆賠錢也要做的買賣。但是,有些事情的玄機隻有自己知道。嚴介和不傻,接下這單生意,他真的是為了賠錢嗎?
1996年,在往南京奔波了11次後,嚴介和終於拿到了一筆僅僅29.4萬,工期140天的單子,工程內容是給南京高速公路修3個小涵洞。看著單子上的“29.4”這幾個阿拉伯數字,嚴介和一時躊躇不定。他沒想到,等了半天,等來的卻是一筆賠本的買賣。
“我算了一下,把這三個涵洞修完要賠5萬塊錢,因為是經過五次轉包的工程了,管理費累計上交36%,沒辦法不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