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盲目自信心理
有的同學認為自己在擇業中具備種種優勢:學習成績優秀,政治條件好,學校牌子響,專業需求旺,求職門路廣,因而盲目自信,擇業胃口吊得很高。有時候不是沒機會,相反機會很多,但這種盲目自信的心理讓求職者錯失了很多機會。最後一旦進入麵試流程,真正的實力顯示出來,就會發現自己原本對自己的不足和困難估計不足,進而在擇業中受挫。
(3)患得患失心理
職業的選擇往往也是對機遇的一種準確把握。錯過機遇,往往與成功失之交臂。當斷不斷,患得患失,這山望著那山高,常常是導致許多求職者陷入擇業誤區的一種心理障礙。
朱濤同學準備參加研究生考試,但又擔心研究生考不上再找工作可能會失去好的工作機會,於是便隨著眾多同學參加了校園招聘會,走到某大型台資企業的攤位前遞上了自己的簡曆,等待詢問,對方問朱同學:“帶協議書沒有?”朱同學拿出協議書交給負責招聘的人員並說:“我很希望得到此份工作。”對方在協議書上蓋上了公司公章。本來簽了就業協議是件快樂的事情,可朱同學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原因是朱同學對該簽約公司認真了解後,感覺此公司並不適合自己。
(4)急功近利心理
有些同學在擇業時過分看重地位,過分看重實惠,一心隻想進大城市、大企業,去沿海發達地區,到掙錢多、待遇好的單位,甚至為了暫時的功利寧可拋棄所學的專業。這種心理可能會使你得到一些眼前的利益和滿足,但從長遠發展看恐怕並非明智的選擇。還有的人信奉“學而優則仕”,覺得當官才是正途,削尖腦袋往“衙門”裏鑽,哪知這些地方是實力的大比拚,遠非常人所能進入,結果大都碰得頭破血流。
(5)依附心理
有的求職者自己不急著找工作,缺乏獨立意識,整天想著攀哪個親戚朋友的關係,拿點錢買個職位,這樣買來的職位恐怕難做長久。需要知道,求職是憑借自己的真實能力的,即使通過一些手段謀得職位,也隻會讓知悉內幕的人看不起。
(6)低就心理
總覺得競爭激烈,自己技不如人,遂甘拜下風,不敢對自己“明碼標價”,找個買家草草賣出。對於一些單位開出的不平等協議也閉著眼睛簽訂,給日後工作帶來嚴重隱患。
以上這些心態都是求職麵試的大忌,麵試之前,一定要擺正自己的心態:
首先,必須告訴自己不用緊張。麵對陌生的環境,緊張是人類的本能。不過讓自己不緊張的方法很多,可以嚐試麵對鏡子多練習,讓自己熟悉自己的狀況,並也增加信心,改善說話的技巧和表達能力。
其次,要有自信心。英國哲學家黑格爾說過:“人應尊重自己,並應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對缺乏自信、怕羞的人來說,應經常想到自己的長處,並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有了自信心,才能興致勃勃地投入工作,自己的能力必定能發揮出來。
最後,認識自我。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於自我的認識也進入了一個突破性的新階段。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長處,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目標,並通過不懈地努力去爭取屬於自己的成功。
12.可能會問到的問題麵試是有一些規律可循的,在絕大多數麵試中,麵試官都會問一些相似的問題。因此,要想在麵試中應對從容、侃侃而談,提前打好腹稿是很有必要的。這同時也避免了臨場緊張所導致的大腦空白,發揮失常等不良後果。下麵我們來看看麵試中企業經常問到的問題有哪些。
(1)請介紹一下你自己。
這是幾乎每個企業必問的問題。一般人回答這個問題過於平常,隻說姓名、年齡、愛好、工作經驗,這些在簡曆上都有,其實,企業最希望知道的是求職者能否勝任工作,包括:個性中最積極的部分、做過的最成功的事、最強的技能、深入研究的知識領域、曾經獲得的成就等,這些都可以和學習無關,也可以和學習有關,但要突出積極的個性和做事的能力,說得合情合理企業才會相信。另外,企業很重視一個人的禮貌,求職者要尊重麵試官,在回答每個問題之後都說一句“謝謝”。
(2)在學校你最不喜歡的課程是什麼?為什麼?
這個問題企業不希望求職者直接回答“英語”、“體育”之類的具體課程,如果直接回答還說明了理由,不僅代表求職者對這個學科不感興趣,可能還代表將來也會對要完成的某些工作沒有興趣。這個問題企業招聘者最想從求職者口裏聽到:“我可能對個別科目不是特別感興趣,但是正因為這樣,我會花更多的時間去學習這門課程,通過學習對原本不感興趣的科目也開始有了興趣,對於本來就有興趣的科目我自然學習得更認真,所以各門課的成績較為平衡。”通過這樣的問題,企業可以找到那些善於克服困難、喜歡挑戰的求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