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作為一個毫無工作經驗的大學生,如何讓麵試官給你工作機會,歸根結底還是你是否有可塑性適合從事那個職業,這個可塑性是你本身的素質問題。如果讓自己始終帶著微笑和親和力,坦誠地麵對麵試官,認真地回答每一個問題,相信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的。所以,求職者要好好想想自己的為人處世方式,自己是否真誠待人,是否能讓人信任,然後再去考慮怎樣在社會上立足。因為做人是最基本的,隻有做好了人,才能做好事。
80.適合自己的才是正確的現如今,一種號稱檢驗求職者的為人與社交能力的“飯麵”正悄然流行。這種麵試的考察方法有些特殊:從“排座”看你是否懂禮數;從“敬酒”考察你是否有社交能力……很多求職者麵對這樣的麵試不知所措,敗下陣來。
洪磊前幾天參加了一場特殊的麵試,為此大開了眼界:“怎麼也沒想到,通知我去麵試,地點居然是在酒樓的包廂裏,整個麵試內容就是陪吃飯全過程。”洪磊應聘的是杭州某外貿公司的經理助理職位,他順利地通過筆試,被通知兩個星期後去接受麵試。兩個星期裏,洪磊做了很多準備,把專業課都看了一遍,還特地每天看英語片子,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因為他猜想外貿公司的麵試肯定要用外語作答的。
不料,洪磊的多方準備卻在麵試中派不上用場,公司通知他時說,麵試不考業務知識,不看英語水平,而是讓他陪著經理去趕一個“飯局”。“麵試官說,因為公司經常要請客戶吃飯,需要的是在飯桌上‘搞得定’的助理,要學會幫客戶安排座位,還要會敬酒。”洪磊本來就是個內向的人,在學校裏也很少應酬,對各種“吃飯禮節”並不熟悉,隻能悶頭吃東西,也因此最終沒能被錄取。“飯麵”已經過了幾天,可洪磊仍然覺得鬱悶不已。
像洪磊這樣遭遇類似“飯麵”的應屆生並不少,另一位求職者張山也曾麵試過一個公關公司,地點在歌廳的包房裏。“不僅僅要會唱歌,還要會點歌,會搞氣氛,讓在座的每個人都玩得開心”。雖然自己當天表現還不錯,並已經收到錄取通知書,但張山還是覺得這種麵試形式怪怪的。
根據調查,很多公司安排這種特殊的麵試,完全是為了考察求職者的社交能力和團隊精神。對於公司來說,飯桌也是生意場上的重要“陣地”,怎麼跟客戶交流,怎麼搞活氣氛,都是員工必須具備的能力。
一位麵試官說,公司以前也采用過傳統的麵試形式,可發現招聘進來的大學生不懂人情世故,他們可以幫忙翻譯文件、打打字,可一拉出去談生意,就都成了“榆木疙瘩”,不懂得如何調節氣氛,也不知道如何與客戶進行溝通。為了能夠挑選理想的員工,後來公司便把麵試地點從辦公室移到了飯桌上,如何幫客戶和領導安排座位,在飯桌上要迅速地記下所有人的信息,如何和同事合作,將吃飯的氣氛搞好。從這些臨場表現中,麵試官能很容易地考察出求職者是否活絡、是否有人際交往的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的精神。這些能力對貿易公司來說是最為重要的。
這些公司從業務性質出發,需要一些“外向型”人才,通過應聘者在飯桌上的表現,考察其控製場麵、調節氣氛以及社交能力,這也無可厚非。而且飯桌上的禮節和各種應對技巧也是一種能力,求職者前去應聘,即使失敗,也能從中吸取不少經驗。
但事實上,很多人不適應“飯局麵試”,許多求職者敗下陣來。但這並不說明自己沒有能力,隻說明自己和所應聘的崗位不適合。案例中的類似崗位很明顯是需要外向型的員工,很多求職者本身就性格活潑,善於交際,他們選擇這種崗位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但是,對於某些性格內向、不善交際的求職者來說,這種崗位就不適合,即使麵試通過了,日後正式的工作中,也可能因個性問題而造成不快。所以,求職者也要根據自己個性來選擇職業,很多職業都需要求職者踏實認真,比如技術類崗位。要知道,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81.別誤用了你的口才現在有很多年輕的求職者自以為外貌和口才資質不錯,以為隻要在麵試官麵前能“對答如流”,便可以撈足“印象分”。誰曾想,恰恰是這種人最有可能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原因很簡單,用人單位根本不會考慮用這種外在輕浮內在無實的人。由於你刻意賣弄自己的口才,在急於表現自己的同時,沒有管好嘴,暴露了自己的弱點,結果導致了麵試的失敗。
(1)好搶話或爭辯
有的求職者為了獲得麵試官的好感,試圖通過語言的“攻勢”來“征服”對方。這種人自我表現欲極強,沒說上三句兩句話,就迫不及待地拉開“陣勢”,賣弄口才,力求自己在“氣勢”上占上風,在事理上征服對方。他們根本不管麵試官究竟買不買他的賬,就一味地搶話、插話、爭辯。
愛搶話或愛插話者並非都是淺薄者,但麵試官們往往非常討厭這種“不管嘴”現象。所以,在求職麵試時,無論自己的見解是多麼的卓爾不群,無論別人對你的看法或觀點的理解有多大的偏差,一定要等對方把話說完,千萬不可插嘴,這也是對麵試官最起碼的尊重。而且,有時候麵試官的話偏差太大,說明麵試官對你已經持有成見。在這個時候,你再插話、搶話也於事無補,隻會火上澆油,增加麵試官對你的反感。
插話、搶話之後就是爭論或爭辯。麵試是雙方的溝通和交流,而不是爭論或爭辯。有一個求職者在談話中一直用爭辯和反駁的語氣:“為什麼不是這樣!”“我有我的見解,不管你怎麼想。”這種爭辯或許能表現出你的推理能力和說服能力,你可能會在某個細節上辯回了麵子。但就在你“過了口癮”的同時,麵試官卻有了自己的打算,那就是從大局考慮,為了單位將來能得安寧,已經放棄對你的錄用了。麵試的目的是找到理想的工作,贏得一場爭辯而失去一份好的工作,可謂是“因小失大”。
(2)沒有自知之明地好為人師
求職和在職可不一樣,在職者要有主人翁的態度,但求職時,你的地位還不是主人翁。即使你自己裝了一肚子的好想法,但也不要在自己成功之前全都傾倒出來,因為這絕不足以打動麵試官。
新點子並不是人人都有,你有了好想法、新點子,這說明你有一定的能力,但絕不要處處好為人師,尤其是不能對麵試官施以“指點”。很多求職者的新點子都是針對應聘單位當前的經營成績以及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聽起來雖然都是苦口婆心的忠告,但大部分忠告都是批評,批評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是難以接受的,尤其是來自陌生人的批評,不可能受到欣賞、遵從,更不可能產生好感。你是求職者,在麵試官麵前說這想法,提那建議,這在麵試官看來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缺乏自知之明。
在麵試官眼裏,讓求職者談想法、提建議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麵考察你的思維,同時也為你挖了一個陷阱,它會立馬使你變成“好為人師”、“好耍嘴皮子”的家夥。所以,在麵試中,最忌諱提些帶忠告性質的建議。不管你的建議多麼中肯、多麼優秀,最好留著,到錄用後再說,不要在求職時急於賣弄。
(3)以我為中心,誇誇其談
麵試中,求職者對自己經曆及能力的表述要簡明扼要,適可而止,千萬不要像打開話匣子般沒完沒了地誇誇其談,自吹自擂,甚至主次不分地“以我為主”。要講究實際,言簡意賅,說得太多了容易引起麵試官的反感。在麵試時,如果麵試官要求你當場表現自己的才藝,你姑且可以謙虛地一試。如果麵試官沒有提出來的話,求職者一定要謹慎思考之後再作決定。
不錯,麵試官很注重對你能力的評估,但麵試時他更會對你抱著謹慎的態度,想看到一個符合企業要求的員工。這時,如果你東拉西扯,盡說些不著邊際的話題,甚至大肆吹噓“關係網”,生怕別人不知道你有多大的能耐,那麼麵試官一定會認為你這個人隻會拉大旗做虎皮,淺薄至極,能力也“不過如此”。
經常誇誇其談的人一般沒什麼能力,因為說到底就是想回避問題的實質,所以用不誠實、不坦率的吹捧方式來為自己遮羞。比如求職者常常被麵試官問及為何會離職,有些人為了回避正題,便故意轉移話題,大談理想抱負或過去的工作所學非所用;若實在還過不了關,便對過去的工作單位大加指責,話語之間透露出原來的工作單位太小,容不下他而已。這樣誇誇其談的麵試者,麵試官心中早已明白了一切:你以為你這樣說我就看不出你到底是怎樣的人嗎?我們單位根本不需要你這種華而不實的人。
(4)目中無人
這是平常愛自高自大、目中無人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這種人可能有些比他人高出一籌的資本,但這種資本很可能因為狂傲而變得一文不值。古人說“厚積薄發”、“深藏不露”,真正謙虛的人從來都不會覺得自己如何厲害。縱然你有再大的資本,表現得目中無人,在應聘時你也隻是處在屈於人下的地位。在麵試官麵前大談自己的閱曆有多麼豐富,恰恰說明你這個人缺乏教養,不懂得人情世故,剛愎自用,誰都敢得罪。目中無人的求職者大多有一種莫名的控製欲和表現欲,他們一心想壓著別人,以顯示自己的優勢。殊不知,帶著這種心態去麵試,完全搞錯了對象。麵試官生殺大權在握,讓他畢恭畢敬地聽你“指點江山”,這豈不是故意惹怒麵試官嗎?
(5)濫用時尚語
年輕人追求時尚並不是件壞事,但滿口時尚語從某種角度上反映了一個人的反叛心理。有些求職者能力上比較一般,但對時尚卻很著迷,尤其是網絡流行語,平常說話也總喜歡使用時尚用語。到求職麵試時,也不知道有所收斂,動輒用很時髦的網絡時尚用語和麵試官“兜話題”。求職者自以為這樣做既能彌補自己知識能力上的不足,又能讓麵試官認為自己很“前衛”,從而增加錄用的可能性。而實際上,很多麵試官都不喜歡這種求職者,時尚用語麵試官自己不是不懂,但你要刻意顯擺自己有多前衛,這不免讓人覺得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