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從失敗中汲取教訓(3 / 3)

82.麵試被刷掉的五大原因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必須天時、地利、人和。但在實際中,我們常常發現,一些條件很好的求職者,卻始終無法順利通過最後一道關卡。為什麼我們的求職路一直走得不順暢,一次次被用人單位拒絕,一次次地被刷掉?到底是哪些原因讓我們“死”在了麵試過程中:

原因一:不切實際

求職者:張岩,男,深圳某大學工科畢業生,麵試崗位:機械工程師。

求職故事:

張岩參加了很多的招聘會,大大小小加起來有10多場。在深圳市舉辦的招聘會上,麵試官對他非常滿意,於是開始談最後的薪資。張岩覺得今年找工作的情況那麼嚴峻,自己能找到一份就不錯了,怎麼還能討價還價呢?於是他回答:“無所謂,都可以!”麵試官馬上陰沉著臉,請他回去等通知,就再也沒有了消息。

薪資是你對自己水平的一個衡量標準,也是對你工作滿意程度的回報。一個連自己薪資都無所謂的人,還能期望他對以後的工作和公司有幹勁嗎?

原因二:缺乏自信

求職者:孫思思,女,上海某大學法律專業畢業生,麵試崗位:招商顧問。

求職故事:

在招聘會上,我看上了一個德國投資的外貿公司。我特意重新打扮了一番來給自己增加自信。一排看似威嚴的人士簇擁著老板模樣的人坐在會場上方,原來是德國老板親自麵試。一看這架勢,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起來。突然想起師哥師姐們以前的經驗,心裏開始暗自念著:要謙遜、謙遜……

麵試官的第一個問題就把我嗆住了。“我們招的是專科學曆,你是本科,怎麼會來應聘這個崗位?”我支支吾吾地回答:“我覺得你們公司挺好的,也比較適合我的專業。”“我們公司好在哪裏?這裏工作壓力很大,平時要經常加班,你可以適應嗎?試用期隻有基本工資800元,其他什麼福利也沒有,能接受嗎?”在等待是否進入複試的空當,我的心裏焦躁不安。終於等到了“宣判”結果的時刻,麵試官麵帶微笑地告訴我:“小姑娘,你的條件不錯,不過以後再去麵試要自信點……”

自信在麵試中尤為重要。缺乏自信不僅會讓自己緊張,不能很好地展現自己;而且還讓麵試官覺得你學習能力差、不敢擔責任。這樣的話,求職者肯定不受用人單位歡迎。

原因三:地區選擇不當

求職者:郭曉光,男,天津某大學中文係畢業生,麵試崗位:經理。

求職故事:

我曾經想過去支援西部,但是周圍幾乎沒有人支持我。目前班裏30名同學不是回到了家鄉,就是瞄準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雖然國家鼓勵下基層的政策已為數不少,然而我還是疑慮重重。因為下基層要麵臨的條件比較艱苦,就算不擔心收入少,也會被嘲笑“沒本事”。尤其是對於我這個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如果不能留在大城市就感到無顏麵對家人。

去不去西部不僅僅是“麵子”問題,基層特別是西部地區發展相對落後,收入水平與發達地區相比差別較大,城鄉轉換成本過高,不少大學生擔心“下去容易上來難”。建議大學生再做選擇的時候,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看看自己最重視的到底是什麼,不要因為別人的評論而改變自己的想法。

原因四:學生氣、孩子氣

求職者:鄭蘭蘭,女,鄭州某大學會計學專業畢業生,麵試崗位:外事。

求職故事:

上周,我接到了自己心儀已久的那家知名高薪企業的麵試通知時,心裏既高興又緊張。這家公司開出的各方麵條件都很不錯,為了能夠在麵試中有良好的表現,我做了很多專業上的準備,然後去麵試。

除了我,其他闖入麵試的都是男生。考場是一個很小的會議室,中間是一張圓桌。麵試官最後說:“根據你的性格特點,我們想把你安排在外事部門,不過戶口方麵可能還需要再爭取。”我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最後我說:“要不,我回家跟爸爸媽媽商量一下。”聽到我這樣的回答,麵試官突然愣了一下,隨即說:“好吧。”

一周後,我被通知沒有被錄取,電話裏這位麵試官告訴我:“以後你參加麵試的時候,不要說‘和爸爸媽媽商量’,因為這樣會顯得你沒有主見。公司需要的是有責任感,能夠獨立完成工作的人。”

凡事依靠父母的是學生、孩子,而非職場中人。剛畢業的大學生一定要注意,在求職中千萬不要表現得毫無主見,要堅決拋棄自己的學生氣、孩子氣,給用人單位展示一個獨立負責的形象。

原因五:準備不充分

求職者:陳小剛,男,重慶某大學外貿專業畢業生。

求職故事:

招聘單位打電話通知我去麵試的時候,我正和好朋友在逛街。在無數次的招聘會上,我投了上百份簡曆,所以我早就回憶不起來什麼時候投了這個簡曆。

回到學校,我特地向別人打聽了一下。原來,這是一個私人的英語培訓學校。當時,我很“自信”地想,就憑我多次到大公司麵試的經曆和紮實的基本功,這種小場麵應該不在話下。

那天,我如約來到招聘單位,和人力資源部主任聊了一會兒。主任簡單地問了我一些英語方麵的問題,我自信地對答如流。心裏暗想,這麼簡單的東西還來考我,憑我六級的英語水平,教高中生都不在話下。談完話,主任把我帶到一個教室,讓我圍繞“奧運”給同學們上一堂課。走上講台,我有模有樣地上起課來。當我正自我陶醉在“傳道授業解惑”的滿足感中時,主任示意我可以結束講課了。

回到剛才那個辦公室,主任又開始了和我的“閑聊”。他問:“你對我們學校了解嗎?”我說:“知道一點,你們是私人的外語培訓學校。”他又問,“那你知道我們的學生都是什麼人嗎?你了解我們學校的特色和授課風格嗎?”我事先沒有準備這些,當然回答不上來。他最後不無惋惜地說:“你恐怕對我們不大了解,我覺得你沒有完全做好做一個初中教員的準備。”這時的我早已經汗流浹背了,這次的麵試就這麼以失敗而告終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隻有在麵試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在回答麵試官問題的時候從容不迫,增加自己求職成功的砝碼。

83.麵試時有些話不該說麵試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向麵試官展現出自己最優秀的一麵,一言一行都關乎著麵試的成敗。但在現實中,很多求職者對此沒有深刻的認識,麵試的時候太過隨便,也許你很優秀,但不經意間的一句話一個舉動就會讓麵試官顛覆對你的印象,進而導致麵試失敗。

小涵6月份畢業後,就加入了浩浩蕩蕩的求職隊伍。時隔近兩個月,她天天忙於麵試,經常自嘲自己是“麵霸”,但始終沒有等來複試或者上班的通知。隨之而來的總是唉聲歎氣,愁眉苦臉,抱怨企業挑剔,抱怨企業乘人之危,給低廉的工資,抱怨他們的不近情理……從來沒有聽她總結自己,反思自己。

好不容易,一個企業來電話約她去麵試,小涵興奮地手舞足蹈,雖然已經不記得往這家公司投過什麼職位的簡曆。“反正隻要有麵試就好,有麵試就有希望”,她這樣認為。可見,這份工作對她而言就是救命的稻草。但是小涵卻沒有去主動了解這個公司的任何情況,甚至沒有去核實自己投的是什麼職位。在一無所知,隻有一腔熱血的情況下,她就去麵試了。

到了公司,在填寫基本信息的時候,她貿然地走向人力資源,問自己投的是什麼職位。這讓被問的人感到大為驚詫。麵試很快就結束了,麵試官給她的時間不超過5分鍾。麵試官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小涵的錯誤,來麵試竟然不知道自己應聘的是什麼職位。這讓小涵覺得很委屈。

“我天天投那麼多簡曆,我怎麼知道每一個是什麼職位?”“公司也應該理解我們這些求職者,我們也很難……”在和麵試官的溝通過程中,她一直理直氣壯地認為自己都是對的。

麵試官嚴肅地說:“我投的什麼職位’這樣的問題,如果你還要去問,那麼,就說明你的求職態度顯然是有問題的。你自己都不重視這份工作,我們企業為什麼要錄用你這種沒有責任感的人呢?”

小涵犯了一個低級錯誤,在麵試過程中,她問了一句最不該問的話,正是這句話讓麵試官對她一票否決。即使有時候除去緊張或者沒有時間,你確實忘記投了什麼職位了,也不要在麵試中提出來,完全可以通過麵試官的提問來猜測到底是什麼職位,而這種方法成功的概率是很高的。千萬不要說那些不該說的話。

對於案例中求職者所犯的錯誤,專家建議:對你求職過的公司,列一個Excel表,簡單的幾列:投簡曆的時間,公司名稱和應聘職位。當你得到公司的名稱後,可以迅速地找到信息。要記住,應聘的職位是絕對不可以問的。因為企業絕對不會錄用一個沒有責任感的員工。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求職不是訴苦會,更不是救助會。有的求職者在麵試時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麵試官一提問,便借回答之際大倒苦水,又是自己曾經曆這樣那樣的不幸,又是難忍家庭負擔之重,雲雲,以為這樣能引起麵試官的同情,殊不知這樣做不但得不到人家的同情,反倒讓人倒起胃口!因為人都有倒黴的時候,苦難並不是求職的資本。還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差,一遇到倒黴事就欷歔感歎,成天嚷著世道不公,整天擺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如果把這一手法一相情願地運用到求職麵試上,那一定會慘敗。

記住,麵試的時候要保持清醒,知道自己是來幹什麼的,不要說一些不經過大腦的話,更不要把苦難當成資本,博得麵試官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