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木秀風摧,行高眾非——做人不能太張揚(4)(1 / 3)

民國驍將蔡鍔將軍,在與袁世凱鬥智中,便把韜光養晦隱忍成事這一謀略運用得十分嫻熟。

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後,想拉態度曖昧的蔡鍔入夥,便以組閣為由,召其進京。蔡鍔明知是調虎離山之計,卻毅然離滇北上。麵對袁的籠絡,他抱著放棄的態度,整天飲酒狎妓,在八大胡同流連忘返。盡管如此,袁仍不放心,每天都要派密探監視蔡的行蹤。不久,袁氏稱帝,蔡內心作痛卻不動聲色,也靦然勸進,曉諭部下擁戴帝製。另外,還整天與袁氏幫凶六君子、五財神、八大金剛等人周旋,甚至幫助籌備登基大典。

袁氏疑慮稍減,既而又拿出巨款收買蔡鍔。蔡暗中把錢存下以作日後舉事經費,表麵上更是沉溺於酒色,還經常留宿名妓小鳳仙之處,甚至為口角鬧到法庭要與夫人離婚。這下子,袁世凱放心了,把密探全部撤掉了。對此,蔡鍔仍無什麼反應,反而整日忙於廣置田產,修造房屋,收集古玩,連公府召見也難得一見蔡將軍的影子。

一天傍晚,蔡鍔在小鳳仙的住所舉行宴會,遍請六君子、五財神等高朋好友,席間歌聲笑語,絲竹齊鳴,加上猜拳行令,謔浪歡呼,一派花天酒地之象。蔡將軍大飲大嚼,興致欲狂,終於酩酊大醉,嘔吐狼藉,來賓們也都酒意十足,暢然散去。

次日天未破曉,小鳳仙推醒蔡鍔說:“時間已經到了。”蔡將軍霍然而起,悄然離去,赴天津,去日本,轉道海上至雲南。至雲南獨立,其他各省繼起響應,人們方才領會其韜光養晦之計。

蔡鍔將軍之所以縱情聲色,購置田產,與妻子離婚等等,都不過是故意掩飾自己的真實麵目,麻痹老奸巨滑的袁世凱,以為脫身反袁做掩護。對此,老奸巨滑的袁世凱毫無察覺,等蔡鍔達到目的後,袁氏夢醒無奈,才徒然幡悔。

蔡鍔將軍的偽裝之術精妙之極,在袁世凱眼皮底下演出了一場出色的“雙簧戲”,善於隱忍偽裝之人,在他的時機成熟之時,必然會掀起驚濤駭浪,衝洗掉往日的屈辱和不公。

在勢力還不足以戰勝對手的時候,千萬要沉得住氣,一旦時機成熟,來日你們的地位可能剛好掉過來了。關於這一點,中國曆史上最經典例子要數“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了。

春秋時,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退守在會稽山上,越王要求跟吳國講和,吳國的條件是要勾踐夫婦到吳國給夫差當仆役,勾踐萬般無奈,隻好答應了。

於是,勾踐將國事委托給大夫文種,讓大夫範蠡跟隨他夫婦前往吳國。到了吳國,他們住在山洞石層中,夫差兩次外出,勾踐都親自為他牽馬。有人指罵他,他也不在乎,低眉順眼,始終表現出一副馴服的麵孔,很討夫差歡心。

有一次,夫差病了,勾踐在背地裏讓範蠡預測一下,知道此病不久就會好,於是他親自去見夫差,探問病情,並親口嚐了嚐夫差的糞便,向夫差道賀,說他的病很快就會好的。夫差問他怎麼知道。勾踐就胡編說:“我曾經跟名醫學過醫道,隻要嚐一嚐病人的糞便,就能知道病的輕重。剛才我嚐了大王的糞便,味酸而稍微有點苦,用醫生的話說,是得了‘時氣症’,所以病會好,大王不必擔心”。

果然沒過幾天,夫差的病就好了。夫差認為勾踐比自己的兒子還孝順,深受感動,就把勾踐放回國去。

勾踐回國後,深為會稽之恥而痛苦,一心伺機報仇。他睡不好覺,吃不好飯,不近美色,不看歌舞,苦心勞力,唇幹肺傷,對內愛撫群臣,對下教育百姓,這樣經過三年,百姓都歸順了他。

為了更好地籠絡群臣,每當有甘美的食物,如果不夠分,勾踐自己不敢獨吃,有美酒把它倒入江中,與人民共飲。勾踐自己耕種吃飯,靠妻子親手織布穿衣,吃喝不求山珍海味,衣服不穿綾羅綢緞。為了堅持鍛煉鬥誌,不過舒服生活,連褥子都不用,床上鋪著柴草,還備一個苦膽,隨時嚐一嚐苦味,以不忘所受之苦。另外,他還經常外出巡視,隨從車輛裝著食物去探望孤寡老弱病殘,並送給他們食物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