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在曆史上也出現了不少由於固執、剛愎自用而失敗之人。三國時期蜀國的馬謖,由於一味 “自信”,從而導致了“失街亭”。馬謖的失敗,給蜀國帶來了致命的打擊,雖然事後馬謖自己也追悔莫及,諸葛亮揮淚把他斬了,可這又有什麼用呢?世上賣什麼藥的都有,就是沒有賣後悔藥的。
中國曆史經曆了那麼多朝代,而曆朝曆代的滅亡都與君主統治的腐朽有著直接的關係。其中,君主的武斷、專製、剛愎自用、不聽忠言是導致腐朽的一個重要原因。
秦始皇統一六國時,國勢是多麼強大,疆土是多麼遼闊。但是由於秦二世的武斷、暴虐,很快就導致了秦末的陳勝、吳廣起義。秦開始衰落,最終被漢所代替。試想,如果秦二世不那麼殘暴,多接受些忠告,是否能使秦的壽命更長一些呢?
所以說,剛愎自用者的頑固、不肯接受他人意見是一個致命的弱點。不肯接受他人意見,對於朋友的規勸或忠告置若罔聞,不僅會使自己頭破血流,還會嚴重傷害朋友的心。
因為隻有真正的朋友才會指出你的錯誤,提出切中肯綮的建議。提供建議本身就意味著坦誠和信任。如若你把良藥當做爛草,把忠言當做耳邊風,怎能不使朋友傷心呢?
沒有人會同情一個由於固執己見而失敗的人,相反,除了朋友在傷心之餘的痛惜外,還會招來對手的痛快、嘲笑和幸災樂禍。所以,這種令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是萬萬做不得的。
因此,做人要善於接受別人的意見,特別是朋友的忠告,更應該虛心聽取。“良藥苦品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奉承的語言我們可以不去理會,但誠懇的忠告卻一定要用心去聽,特別是在自己有了錯誤的時候。頭撞南牆的滋味並不好受,幹嗎非得要等到頭破血流才肯罷休呢?
不管是普通人還是偉人,不管是小職員還是領導者,都應該養成善於接受他人意見的習慣。但是,這種善於接受意見絕不是無主見的接受,把所有人的話都當做救命稻草。就人來說,我們要慎聽幼稚輕率者的獻策;就事來講,要慎聽那種過激的言論。對於別人的意見,要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之後才能接受。
另外,還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偏聽偏信,因為偏聽偏信任往往會使你由這個錯誤走向那個錯誤。古人雲:“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要有比較、有選擇。
固執己見者山於過於“迷信”自己,一味地執迷不悟,有時就難免言行過激,走向極端。他們頑固的“自信”,對其他人的話棄耳不聞,但又生怕自己不被人重視,得不到他人的承認。於是,在頑固的“自信力”的支持下,義無反顧地沿著錯誤道路走下去,但是過激言行不但沒有扭轉錯誤方向,反而加快了失敗的到來。
老百姓有句俗活:“聽人勸,吃飽飯。”剛愎自用、鑽“牛角尖兒”,隻會使前麵的路越來越窄,越來越走不通,它不是成功之路,而是失敗之途。
4.條條大路通羅馬
俗話說:“不要一條道走到黑。”做任何事都要學會變通,要知道,成功因人而異,方法與角度千變萬化,任你挑選。不要一固守舊的經驗,撞了南牆也不回頭,因為這樣隻能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
有這樣一位父親,他帶著孩子離開羅馬的家,來到市郊一個小鎮,爬上一座教堂高高的塔頂上。孩子心裏暗自嘀咕:“領我上這兒來幹什麼呢?”
“往下瞧瞧吧,我的孩子!”父親說道。
孩子鼓足最大的勇氣朝腳底下看,隻見星羅棋布的村莊環抱著羅馬,如蛛網般交叉扭曲的街道,一條條通往羅馬廣場。
“好好瞧瞧吧,親愛的孩子,”父親溫柔地接著說,“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這樣,假如你發現走這條路達不到目的地,你就走另一條試試。”
這個父親通過這樣一種形式,教會自己的孩子,做人要學會變通,學會選擇,懂得放棄。
條條大路通羅馬,的確是這樣,每個人和每個人成功的方式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經驗可以借鑒,但不可一成不變,隻有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捷徑,找到別人不懂的方法,你才有可能更快的走向成功。
1850年,美國舊金山來了一大批淘金者,這裏一下子變成一個很熱鬧的地方,隻見到處都是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群。這些人大都衣衫襤褸,蓬頭垢麵,一副疲於奔命的樣子。他們盡管種族不同、語言各異,但是滿腦子裏都在做著一個共同的美夢:淘金發財。
自從美國西部發現了金礦,便掀起了“淘金熱”,世界各地希望“一夜暴富”的人都向這裏湧來。在這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有一個叫李威·施特勞斯的年輕人,他是一名德國的猶太人,他拋棄了自己厭倦的家族世襲式的文職工作,跟著兩位哥哥遠渡重洋,趕到美國來“發財”。
這裏淘金的人多如牛毛,淘金不是一件好做的事情!
施特勞斯是一個比較實在的人,他心裏盤算著,做生意或許比淘金更容易賺錢。這樣,他就開了一間賣日用品的小鋪。
沒過多久,他就成為一個地道的小商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