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愛情會經常伴有煩惱呢?這和青年男女心目中的“理想伴侶”條件有密切關係。談到所謂“理想伴侶”條件,並非某一位青年男女“異想天開”的獨創見解,它具有很大的社會性,在階級存在的社會裏,無疑問地也存在著很大的階級偏見。比如說,人們所生活著的周圍環境、社會傳統以及習俗規定等等,就對選擇對象的年齡、學曆、身材長相、家庭情況、經濟收入、風度氣質等等,都有形無形地起著製約、束縛的作用。那麼,青年朋友們應該怎麼辦?是屈服於這種世俗的傳統舊觀念,自我煩惱?還是敢於衝破這些束縛的牢籠,獨立地去爭取真正幸福美好的愛情?
我作為一個多年的教育心理學工作者,同時也作為一個嚐過甘苦的“過來人”,向你提出如下兩方麵的忠告:
(1)你的“理想伴侶”條件該是什麼?你應該找一個什麼樣的對象?①找一個對愛情持有嚴肅、忠誠、堅貞態度的人;②找一個能相互尊敬、相互信任和相互諒解的人;③找一個能善於自我控製,嚴於責己的人;④找一個文化程度與你相當的人,這對於保持夫妻心理上的平等是很重要的;⑤找一個雙方性格特征多少有些相似的人,脾氣相投才能和睦共處,家庭生活也才會幸福美好,最好不要找想淩駕對方之上、“奴役”對方的人;⑥找一個朝氣蓬勃、平易近人、心地善良的人,不要找斤斤計較、性情孤僻、唯我獨尊和自私自利的人;⑦找一個年齡適當的人,雙方在年齡差別上,不可過大、也不可過小,否則,在思想感情上容易產生隔閡,不利於家庭生活和諧。至於男大些好、女大些好,這都無關緊要。我國傳統婚配習俗是男大女小,這主要是出自生理發育條件的考慮,如今營養條件好了,身體發育條件改善,同時也普遍都長壽了,這些都不必過分計較。
(2)那麼,你該怎樣去尋找“理想伴侶”呢?
①擴大自己的交往範圍。你可以在廣泛接觸和深入了解的基礎上,選擇自己的伴侶。我認為相互接觸和了解的時間,最少要在半年以上,否則是來不及真實地了解你未來愛人身上存在著的、影響以後彼此情感和諧的性格特點的。因此,最好不要追求“一見鍾情”式的愛情,因為沒有經過一定時間考驗的愛情,以至一切社會因素都不加考慮的愛情,往往是不穩固的。愛情需要理智,而不能單靠激情來處理。
②不宜過早地談戀愛。現在,有一種戀愛時間提前的傾向,不少女青年惶惶然急於在二十歲前找到對象。因而有些青少年在高中、甚至初中讀書階段就開始談戀愛,這對於身心健康發展和學習掌握知識都是有妨礙的,有的甚至為此而遺恨終生。
③充實、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隨著全民族文化水平和素養的提高,男女青年都願找一個精神世界、文化修養和興趣愛好充實的對象。因而,你要在談吐、情趣修養上下功夫,而這些是不能偽裝成功的,要靠平日裏的勤學苦練才能做到。至於對方,不要單純著眼於他或她的家長的職業、地位、收入等情況,也不要隻注意對方的身材、相貌,而忽略對方的思想品德。否則,容易造成本來可以避免的種種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