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陸續收到好些讀者來信,很欣喜,絕無大家城府,封封必讀。有封信是從鄰縣寄來的,內容記不清,名字倒記牢了,因為正好跟我小學時一個要好的同學同名。

那年春節將至,有兩人突然走進我家,說他們輾轉多次才找到。“是讀者!”第一次在家裏接待生人且是讀者,一切都不知所措,心慌慌從裏間出來,見到兩個跟我差不多大的男孩,比我更靦腆,低著頭叫傅老師。怎麼說話,什麼長相都記不清了,最清楚的,是等他們一落座,父親便端了茶杯,嚴嚴實實坐到我身邊,儼然一尊護身佛或帶電的鐵絲網,任何不軌的眼光和言語都休想從那裏穿過。可想而知,談話一無所獲,隻知道,其中之一便是與我同學同名的那位讀者。

過後再發作品,哪怕是中篇小說,也不再有作者簡介了,輕鬆之餘,不免有些遺憾,女孩子,總好虛榮吧?

幾年過後的一個冬天,我讀的函大已進入最後一學期,全班同學在山城重慶麵授完畢不約而同坐上同一江輪返家。長江兩岸起伏疊翠的山巒迤邐而過,江風挾著水霧撲麵而來,有一種攝人的冷峻。船艙裏卻熱鬧非凡,中文係的學生向來不差話說,大家都明白這是最後的團聚,五年的時光一晃而過,直到畢業才讀出了感情,許多同學甚至希望“再讀五年”。

不知何時,同學們拿起了精致的小本,相互留言簽名,而我卻愣住了,居然沒想到!身邊什麼東西都沒有,就連普通記錄本也寫得滿滿。找我留言的人卻特別多,班上百分之百的同學認識我而我連一小半也認不完。諸如調動工作、發表作品、有無男朋友等,他們似乎比我還清楚。那些明顯的來而無往非禮也的眼光令我慚愧不已。後來硬著頭皮找同學撕了幾張白頁,又生怕別人說我不恭,所以隻請了少數同學留言。當時我想,有機會的時候,在哪篇文章裏一定公開向同學們道歉:請原諒我的大意,並不是我驕傲。

一個男同學遞來一個精致的小本讓我簽名,翻開封麵。幾個字突然吸引了我,“××縣××。”這個地方,這個名字讓我迅速想起了那封讀者來信和那個來訪者。我疑惑地望著他:你是?沒等我說完,他笑笑說:是的。我突然什麼也說不出,隻感到世界太大,大得同窗五年卻不識舊友,世界又太小,小得天涯何處不相逢!

過了好一陣,我神色愴然地對他說:我父親去世了,是前年冬天……我已記不清我在他本上寫下了什麼,可他留給我的“相識與分別都在不知不覺中”讓我永遠記住了。

如今我離開故鄉,獨自在川西蹉跎歲月,也少有人知曉我。時有舊事人夢,重視十年前那張年青的臉,心仍跳不已,他在哪裏?那位……讀者?

我的丈夫

提起丈夫這個稱謂,此時我不知如何來表達我內心的感受。在這十幾年的夫妻生活中我們共同經曆過多少風風雨雨,又曾經有過多少溫暖而甜蜜的夜晚。過去的一切就如同沒完沒了的電視連續劇,在我孤獨彷徨時,就會在我的眼前演來演去。

記得那是九六年的夏天,我正在逛街,忽然見街上的人都往大樓前湧動,而頭都向上看著。我不知那裏發生了什麼事,出於好奇,我特意戴上眼鏡,朝人群聚集的地方向上望去。

結果一清二楚地看見一個人在高壓線上被電死,我嚇得差點摔倒,驚恐地跑向車站回家。可是,一上樓梯,我的腿軟了,那慘淡的情景在我的眼前晃來晃去。我不敢進屋,來到電話亭給你掛電話,可是還沒說兩句,就哭起來,不一會兒,就見你從出租車上下來跑向我,氣喘籲籲,滿頭是汗,以為我發生了什麼事。當我說清事情的原委,你笑了。那著急的神情立即不見了蹤影。

奎,在你跑向我的那一刻,我感到了你對我的牽掛和我對你生命的意義。在平時,你整天在外忙忙碌碌,似乎有幹不完的事情。

常常忽略我的存在,更不用說我的感受。使我常懷疑自己在你生命中的意義。

漸漸地我才知道和習慣了你愛的方式。盡管它不是我所希望的方式,可我還是十分欣慰。

也許是天性,我是一個內心十分細膩敏感的女人,可是,在你身上,我無法來表現這種天性。讓我內心有一種說不出的壓抑感。

然而,每當關鍵時刻,你總是毫不猶豫地衝到我的身邊時,我內心的怨化解了,獲得了有人保護的自豪。人生完美,就難免會有缺憾。當我在追求完美的心態下去要求人生,我的內心便洶湧著無奈和感傷。當我在承認人生缺憾的心態下去適應生活,我的內心就變得平靜而自足。無論如何,我都從心裏珍惜你,我的丈夫。

網友

人生有各種各樣的樂趣,而在炎熱煩悶的暑假中,給我快樂最多的則是網友。以往,當我一人在家的時候,不是寫作,就是看一本本發黃的舊書。最多到了中午時打開電視看上十分八分的電視節目。大概從六月份起,我有了自己的QQ 號,漸漸地,我有幾個自己的網友。

我不太清楚網上的狀態和遊戲規則。隻聽人說,在網上都用昵稱,年齡也是隨意寫的,地址也未必是真的等等。我如法炮製。起了一個昵稱“玉子”。年齡注上20歲。地址幹脆就沒寫。剛上網,隻要有人跟說話就可以,不論年紀大小。可是第一個和我對話的男孩還沒談兩句就說:你說得太深了,我很自卑。以後陸續來找的也都是一些年齡在二十歲左右的小男孩。新鮮感過後,就是麵對這些男孩不知該說什麼的僵持。漸漸地我才領悟:在網上聊天同麵對麵聊天一樣,必須閱曆相當、學識相近,才會對生活有共同的感受和認識。於是我在個人資料中加上說時:三十歲以下者請勿打擾。以後,雖也有自言成熟要與我聊天的,可是小男孩卻少了,多是一些三十左右的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