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姐姐告急的電話,去火車站買票。因為是電話,你說病危沒有根據,不賣;想買一張站台票,進了站再說,但沒有當日的票,不賣;到航空售票處,當日的票早售完了,最早也要一周之後……嗚呼!叫天天不應,呼地地不靈,老父已在彌留之際,我卻還在千裏之外,不知如何上路!幸而朋友聰明,買了一張去西北的退票,用這張當日票買了張站台票,這才得以混入站內,踏上了北去歸家的路。但這時已經太晚了,父親在我登上車廂不久,已經等不及我了。
6年過去了,6年的痛苦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的一生並不就是一件事,並不隻是工作,人生還有那麼多真摯的東西,那麼多動人的感情,這都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是能夠讓我們活得好、工作得更好的動力。父親的一生沒有壯烈的場麵,也沒有多少得意的時刻,任何地方也留不下他的名字,但父親的去世,卻最後給我留下了一筆遺產。這就是讓我悟出了一個人生的道理:珍惜一切美好的東西,不要等到無法彌補的時候。
我們總是習慣於在自己擁有的時候不懂得珍惜,在錯過以後才知道珍貴。惰性的力量,讓我們失去了許多美好的事物,在這其中親情或許占據著巨大的比重。
珍惜一切美好的東西,不要等到無法彌補的時候,才想到補償。多關心一下我們的父親,莫讓孤獨沉默的靈魂遭受生命的淒涼吧!
父愛深深
有歌唱道“世上隻有媽媽好”,沒人反對。如果唱道“世上隻有爸爸好”,恐怕就不會那麼消停了,不僅做母親的人要群起而攻之,做父親的人也不答應,因為他要為自己的母親討個公道,婦聯也可能會出麵要維護婦女的合法權益。就算平日裏沒人找他的麻煩,那麼到了“三·八”節,為讓廣大勞動婦女能有那麼個“開心一刻”,就是再傳統的男人也會同意把那個倒黴的詞作者“貢獻”出去,讓婦女們過個好節。由此可見,這位詞作者雖然有失公道,但不失聰明。
這並不是說男人個個寬仁大度,女人大都小肚雞腸,而是說很少有人像讀懂母愛那樣讀懂父愛,即使當了父親的人。像朱自清那樣能從父親的背影中感受到父親的艱辛和父愛深摯的人委實不多,就是感受到了大多也是“一念之恩”,轉瞬即逝,與那一提起母親來就眼淚汪汪的恒久的母愛是沒法比的。俗話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看來百分之九十指的是“母恩”,“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那都是母恩,與父親毫無幹係。父親猶如人體的闌尾,純屬多餘。有一次同學聚會,一位女同學介紹自己家庭現狀時說道:“我有兩個兒子,長子在某廠工作,次子在幼兒園。”說得大家目瞪口呆,這個年齡的人都一個孩子,她怎麼就兩個呢?再說她不過30來歲,兒子怎麼就能上班了呢?驀然大家恍然大悟,她說的長子就是她的丈夫。我有一位同學,他的妻子是一個棄嬰,她沒出產院就被母親拋棄了。36年過去了,她還在四處尋找自己的母親,為此她寧可不買電視、冰箱,省下錢來買車票,一趟趟地從黑龍江往她出生地——上海跑。如果兒女被父親拋棄了,那就大不一樣了,找上門來大多是為了算賬或繼承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