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做一個解決問題的人(1)(1 / 3)

主動思考,解決問題

夏洛克·福爾摩斯有別於其他藝術形象的特征,就是其掌握揭示神秘事件的科學方法。他有淵博的犯罪學知識,在犯罪現場係統地收集證據;能發現案件的蛛絲馬跡,在真相未明之前不抱偏見;他還擅長推理,為真相編織最合理的解釋。

現代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福爾摩斯的沒什麼不同。任何解決問題的能手都應該盡可能多地獲取與問題有關的資料,了解前人的工作經驗。關注細節,不能戴上先入為主的有色眼鏡來看待問題。還要善於推理,最恰當地理解解釋事實。

優秀的員工都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就是善於思考、善於磨煉自己的判斷力。不思考的人,即使完成了一百個任務,他也不知道為什麼,他更不知道第一百零一個任務能不能完成好;會思考的人,可能才完成三個任務,他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對後麵的任務有所把握。

有時候,在工作當中碰到了棘手的問題,通過直接的方法去解決卻始終見不到效果,甚至出現了倒退。那麼此時,你不妨換一下思維、換一種角度,將問題轉換一下,通過難點、關係、人與物以及環境的轉換等,把難解、複雜的問題簡單化,那麼,工作的效果就會截然不同的。

比如說,由於時間緊的原因,將一個人完成的工作轉換成兩個人共同完成;將本是這一類問題的工作,轉換成另一類問題的工作;將處在此地的工作環境,轉換到另一種工作環境中來完成,如此等等。

在一本名為《哈佛MBA沒什麼了不起的》書中記錄了美國總統羅斯福在競選總統時的一個精彩故事。這個故事也是一個將問題轉換的典型例子。

羅斯福在參加總統競選時,競選辦公室為他製作了一本宣傳冊,在這本冊子裏有羅斯福總統的相片和一些競選信息,而且要馬上將這些宣傳冊印刷出來。

可就在要分發這些宣傳冊的前兩天,突然傳來消息說這本宣傳冊中的一張圖片的版權出現了問題,他們無權使用,這張照片歸某家照相館所有。可是時間已經來不及了,可如果這樣分發下去,將意味著一筆巨大的版權索賠費用。

在一般情況下的做法是派人去這家照相館協調,以最低的價格買下這張照片的版權。可是競選辦公室並沒有這樣做,他們通知該照相館:總統競選辦公室將在他們製作的宣傳冊中放一幅羅斯福總統的照片,貴照相館的一幅照片也在備選之列。由於有好幾家照相館都在候選名單中,所以競選辦公室決定借此機會進行拍賣,出價最高的照相館會得到這次機會。如果貴館感興趣的話,可以在收到信後的兩天內將投標寄出,否則將喪失競價的機會。

結果,很快競選辦公室就收到這家照相館的競標和支票。這本來是一個應向對方付費的問題,這樣一轉換,卻變為了對方付費的問題!

通過問題轉換的方式,不僅問題解決了,而且還把問題變成了機會。一個優秀的員工,隻是簡單地執行命令顯然是不夠的,作為一個執行者更重要的是能替上級分擔工作,這樣的人就會成為一個組織中不可或缺的人。

從老板的角度思考問題

在《聖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耶穌帶著他的門徒彼得遠行,途中發現一塊破爛的馬蹄鐵,耶穌希望彼得撿起來,不料彼得懶得彎腰,假裝沒看見。耶穌自己彎腰撿起馬蹄鐵,用它在鐵匠那兒換來3文錢,並用這些錢買了十幾顆櫻桃。出了城,兩人繼續前進,經過的是茫茫荒野,耶穌猜到彼得渴得厲害,就悄悄地讓藏在袖子裏的櫻桃掉出一顆,彼得一見,趕緊撿起來吃。耶穌邊走邊丟,彼得也就狼狽地彎了十七八次腰。於是耶穌笑著對他說:“要是按我想的做,你最開始彎一次腰,我也就不用一次又一次重複地扔櫻桃,你也就不會在後來沒完沒了地彎腰。”

這個故事很有意思,它反映出這樣一個問題:在企業中領導所想的和員工所想的,往往不能有效地統一。

必須承認,許多企業的管理者與員工的心理狀態很難達到完全的一致,角色、地位和對公司的所有權不同,導致了這種狀況的產生。在許多員工的思想中,諸如“公司的發展是由員工決定的”一類的話隻不過是一句空話。他們經常會對自己說:“我隻是在為老板打工,如果我是老板,會把公司做得更好。”但事實上,真的會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