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名牌大學畢業的高才生,他的條件很優越,但是對待工作總是顯得漫不經心。許多朋友都對他進行了勸說,但他的回答永遠是:“這又不是我的公司,我沒有必要為老板拚命。如果是我自己的公司,我相信自己一定會比他更努力,做得更好。”
一年以後,他離開了原來的公司,自己獨立創業,開辦了一家小公司。“我會很用心地做好它,因為它是我自己的。”這是他在離開原來公司時,對朋友與同事說出的話。很多人都對他表示了祝賀,同時也提醒他注意,對未來可能遭遇的挫折一定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
半年以後,從這個年輕人那裏傳來了不好的消息,由於經營管理不善,他一個月前關閉了自己的公司,重新回到打工族群體,理由是:“我發現原來有那麼多的事要我去做,我實在是應付不了。”
許多現在受雇於他人的人,他們的態度十分明確:“我是不可能永遠打工的。打工隻是過程,當老板才是目的。我每幹一份工作都在為自己‘掙’經驗和關係。等到機會成熟,我會毫不猶豫地自己幹。”這是一種值得敬佩的創業激情,但是如果抱著“如果自己當老板,我會更努力”的想法,則可能適得其反。
其實,企業的管理者們在希望員工“從老板的角度思考問題”,樹立一種主人翁意識時,並不是發出了所有的人都可以成為老板的信號,而是向員工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要知道,我們的工作並不是單純地為了成為老板或是擁有自己的公司,我們既是在為自己的曆史工作,也是為自己的未來工作。
“從老板的角度思考問題”是對我們個人的發展提出的一種更高的要求。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無疑可以取得更大的進步,這其中包括:具有更強的責任心,努力尋找更好的工作方法;更加重視顧客和個人的服務;心智得到更大的提高,贏得更加廣泛的尊重;取得更多的提升機會,等等。
用老板的眼光來對待自己工作的人,他相信機會來自於努力工作,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必須從現在就開始做起。在工作中,如何“從老板的角度思考問題”呢?這需要我們對自己的工作要求有更為深刻的認識。
如果我是老板,會怎樣對待日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如果我是老板,目前這個項目是不是需要再考慮一下,再作是否投資的決定?
如果我是老板,麵對公司中無謂的浪費,會不會采取必要的措施?
如果我是老板,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是不是應該更加注意,以免造成不良的後果?
……
我們無法在此一一列舉出一位老板應該思考的所有問題,但是毫無疑問的是,當你以老板的角度思考問題時,就會對你的工作態度、工作方法以及你的工作成果,提出更高的要求與標準。隻要你深入思考,積極行動,那麼你所獲得的評價一定也會提高,很快就會脫穎而出的。
提出問題時,把解答一起帶來
如果你是一名主管,下屬帶著問題來找你,你希望他怎樣做?是不負責地把問題推給你,對你說“這個問題很麻煩,需要解決”,還是帶來幾個方案,並能指出各個方案的利弊,請你選擇。很顯然,沒有人會喜歡第一類的下屬。有人這樣說:要知道老板付給你薪水是要你思考,做他不會做或不想做的事,而不是要你訴苦。如果沒有問題需要解決,你就得失業了。
因此,如果事先沒有設想出幾個解決方案,就不要把問題擺到你的上級麵前。當你的一項工作出現問題時,你首先要想到如何去解決,而不是簡單地把問題推給上級。與上級商量或彙報工作時,必須把問題想一遍,考慮過可能解決的辦法,最好有了自己的選擇,這樣的工作態度才能令上級滿意,才算真正地懂得了方法。
把問題推給上級原因是下級想依賴上級去作難下的決定,或檢查無誤時,把隻完成一部分的工作推給上級。但一位優秀員工更應知道,自己要肩負起更多的責任,以減輕管理者與組織的負擔。如果你自己事先沒有想法,又怎麼會讓上級看出你的才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