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類,視語如金者。
這類人認為隻有言簡意賅才有價值,多說其他一語一言都是在浪費時間。結果他們不願表達任何“顯然費時”的意見,但這些意見可能在討論中極富有價值。
你必須對這三類人加以分析,同時要求他們廣泛地參與團體討論,或在某些狀況下讓他們提出更細微、更吸引人的建議,並將這些建議付諸實施。
學會接受責任,停止對別人指手畫腳
當今社會,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很少有人願意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如果你問人們:“現今你公司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大概你不會聽到這樣的回答:“我們公司最大的問題就是我!”人們的答案通常是另有他人。
你身邊有那些時時事事總為自己找借口的人嗎?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他們都會為自己沒能完成任務找到借口。
對別人指手畫腳或橫加指責隻會阻礙自己前進的步伐,對夯實我們人生和事業的地基毫無幫助。因此,停止對別人指手畫腳,這是對自己負責任的表現。
學會接受責任,然後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是每個成功人士的標誌。但這個價值標準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因為在我們生活的社會中,這種價值標準並沒有得到體現,雖然偶爾也會有,但畢竟很少。當錯誤發生時,大家表現出的舉動常常是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或歸咎於其他原因。“不是我的錯”這種想法雖然很幼稚,卻很普遍。很少有人真正想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承擔責任。
沒有完成任務或者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就隨意指責別人,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人們通過指責別人達到減輕個人責任和緩解壓力的目的,意味著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極力扮演著“受害者”的角色。這樣的行為不過是把責任從自己身上轉移到別人身上,由此產生的短期效應可能是壓力得到了緩解,神經稍微得到鬆弛,而長期的結果則是個人能力退化,自尊喪失。如果你選擇了這樣的方向,就等於大大限製了自己的潛力。而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意味著了解自己的能力,並合理利用它,作出正確的選擇。喜不喜歡,願不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將直接影響下一步行動的進行及結果。
讓我們看看究竟什麼是責任?我們可以從兩方麵來看待這個問題。
一方麵,責任就是當你在工作中接到任務或需要為顧客服務時,完成你的工作任務,獲得預期的成效。承擔責任意味著盡力完成別人安排的工作任務。
另一方麵,負責任意味著以一種有責任心的態度去完成任務。這種責任來自於個人內心的動力,它促使你朝著成功的方向努力。
前一種責任意味著盡力完成別人安排的工作任務。後一種責任意味著以一種有責任心的態度去完成任務,這種責任來自於內心的動力,它促使你朝著成功的方向努力,圓滿完成自己應該完成的工作。
別人可以要求你對工作負責任,但是內心的責任感是別人無法強迫的。內心的責任感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都與你形影不離。不管結局成功與否,你都必須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不管你說過什麼,還是什麼也沒有說,事情都會受到影響;同樣,無論你做了什麼還是什麼也沒做也會對事情產生影響。你為掩蓋自己的缺點指責別人時,你是在把自己的能力轉移給別人。
每一位員工所要做的就是,了解自己在公司中的獨特作用,如同坐在劃艇上,明確知道自己的位置,之後朝著同一方向劃槳,直至目的地。
當事情做不好時……
當我們努力要辦好一件事卻辦不好的時候,就要停下來,不要再把時間投注到這種沒有結果的努力中,並且要分析問題所在,看看能不能找出解決的辦法。你遭遇挫折的原因可能有下麵幾種:
1.缺少事實材料
如果你不充分掌握事實材料,你自然就不能順利地寫好報告或準備好講話,材料掌握充分了,也就水到渠成了。
2.與上司的看法不一致
與上司意見不一使你左右為難,因為在你內心深處根本就不相信該項工作有什麼價值,或者不相信上司指示的可行性。那你就不要再讓這種不安折磨你,而要麵對事實,分析利弊,並且大膽地去找你的上司,提出不同的行動方案。如果上司不同意你的方案,若是小事,就快一點把它做完,然後把它忘掉。
3.無從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