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找對想法,才會有好方法(1)(1 / 3)

不找借口,隻找方法

有人說,企業中隻有兩種人:一種是找借口的人,一種是找方法的人。找借口的人永遠不知道如何去解決問題,抱怨與發牢騷是他們惟一可以做的事。找方法的人主動解決問題,發揮創意,這樣的人總是企業裏的稀有資源,也是企業裏價值最高的員工。

在英語裏,有一句話在許多企業廣泛流傳:NOExcuse(沒有借口)。這句話是在工作中追求完美的最有力的行動保證,也是優秀員工擁有完美執行力的根本所在。

企業需要的正是那種嚴格遵守行為準則,堅決貫徹執行的優秀員工。在他們身上,體現出的是一種誠實、堅定的態度,一種負責、敬業的精神,一種完美的執行能力。

“不找借口”在眾多知名企業中得到了大力推廣,它對提高企業業績無疑是一劑強心劑。對每個員工來說,如果貫徹這個理念,工作上無疑會取得很大的突破。

“不找借口”應該成為所有企業員工追求努力解決工作問題的最有力的保障,它強調的是每一位員工都應該對自己的職業行為準則奉行不渝。

但是,不找借口並不是最終的目的,這種要求是為了讓個人學會適應壓力,培養自身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毅力。

但不找借口的員工並不意味著就是好員工,在不找借口的同時,要努力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你才稱得上是一名優秀的員工。優秀的員工明白,隻有用方法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表現才會更加出眾。

主動工作的員工不會自我設限,在對待工作問題的認識上也要比那些工作平平的人深刻得多。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教授羅伯特·凱利(RobertKelley)和明尼阿波利斯的顧問珍妮特·卡普蘭(JanetCaplan)一起,從1985年到1992年,在貝爾試驗室的一個經營單位對優秀員工的工作方法進行了專門的研究。

在貝爾試驗室,凱利和卡普蘭既研究了優秀員工,也研究了表現平平的人。目的在於比較這兩組人工作方法上的差異,看看這些差異是否就是工作表現不同的原因。

凱利和卡普蘭做了一些問卷,上麵有60到80種工作方法。他們問優秀員工,哪些方法用得最多。根據問卷,他們得出結論,貝爾實驗室的優秀員工在九個方麵與眾不同。其工作方法或技巧的核心是在兼備技術水平與認識能力的前提下采取主動。

凱利和卡普蘭在經過研究後所撰寫的文章中介紹了這項研究,他們提供了員工對工作方法有不同定義的例子:一些表現平常的員工認為,所謂采取主動就是在開始一項工作任務時收集、組織資料;另一些人認為,采取主動就是給上司備忘錄,告訴他軟件中出現了毛病。而優秀員工對這兩種定義都持否定態度。他們認為,對工作任務應該直接做起來,而不僅僅是收集資料;你應該處理軟件中的問題,而不是寫備忘錄。

在優秀員工的行事準則裏,一切問題都可以有更好的解決方法,采取主動就是要做一些職責範圍以外,高於職責要求的事。

方法出於對工作的尊重

看一個人是否能做好工作,主要是看他對待工作的態度。而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又與他本人的性情、才能以及道德品質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說,了解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了解了這個人。因為,一個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態度的表現,一生的職業就是他誌向的表現、理想的所在。

著名顧問管理專家威迪·斯太爾在為《華盛頓郵報》撰寫的專欄中曾經說道:

“每個人都被賦予了工作的權利,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決定了這個人對待生命的態度,工作是人的天職,是人類共同擁有和崇尚的一種精神。當我們把工作當成一項使命時,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就能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過程中找到快樂,實現人生的價值。這種工作態度或許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當‘輕視工作’成為一種習慣時,其結果可想而知。工作上的日漸平庸雖然表麵看起來隻是損失一些金錢或時間,但是對你的人生將留下無法挽回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