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找對想法,才會有好方法(1)(3 / 3)

有人問一位企業家:“你覺得大學教育對於年輕人的將來是必要的嗎?”這位企業家的回答發人深省。“單單對經商而言不是必需的,商業更需要的是一顆責任心。事實上,對許多年輕人來說,大學教育就意味著喪失全力以赴的工作精神。很多人進了大學就開始了他一生中最愜意最快活的時光,而當他走出校園時,正值生命的黃金時期,但此時此刻他們往往還很難將自己的身心集中到工作上,結果眼睜睜地看著成功的機會從身邊溜走,真是可惜啊。”

忠於職守、毫不吝惜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和熱情的人會漸漸地贏得他人的尊重。以主人和勝利者的心態去對待工作,工作中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工作自然而然就變成了很有意義的事情。

勤奮永遠都會帶來更大的回報

與勤奮主動工作的人相比,總是在被動接受工作的人永遠比主動的人慢半拍,無論是思想上還是行動上,他們永遠落在積極主動的人的後麵,他們不能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更多的是消極與無奈。在消極被動的工作情緒支配下,工作自然不會向好的一麵發展,也不會給這樣的人帶來任何的回報。

古羅馬人有兩座聖殿,一座是勤奮的聖殿,一座是榮譽的聖殿。他們在安排座位時有一個順序,即必須經過前者的座位,才能達到後者——勤奮是通往榮譽聖殿的必經之路。

能找對工作方法的人,一定是一個勤奮的人,懶惰與無所事事的人永遠不會得到方法的垂青,更不會體會到方法帶來的成功喜悅。可以肯定的是,升遷和獎勵是不會落在玩世不恭的人身上的,它永遠屬於勤奮工作努力解決問題的人。

工作中很多人憑借他們的聰明才智已經接近成功——可是最終的結果,他們卻與成功擦肩而過,最後他們變得碌碌無為,整天無所適從,過著毫無目標的生活。原因何在呢?

原因在於他們並沒有真正理解勤奮對工作意味著什麼。他們希望取得高於別人的工作成就,但卻不願意付出超出常人的工作辛苦;他們總以為憑借著一己之力,就可以獨領風騷,可那些勤奮的後來者最終卻遠遠超過了他們;最後,在困難麵前,勤奮工作的闖了過來,而那些自以為聰明的人,卻倒了下去。

許多人都有著這樣一種想法:我的老板太苛刻了,根本不值得如此勤奮地為他工作。然而,他們忽略了這樣一個道理:工作時虛度光陰雖然會傷害你的老板,但受傷害更深的是你自己。一些人花費很多精力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卻不願花相同的精力努力完成工作中的任務。他們以為自己才是聰明的,其實,他們是最最愚蠢的。老板或許並不了解每個員工的表現或熟知每一份工作的細節,但是你自己應該清楚,努力最終帶來的結果是什麼。記住,勤奮永遠都會為你帶來更大的回報。

正視自己的弱點

職業既不像家庭那樣成為我們出生後固有的獨特的社會結構,也不像貨架上的商品,可以供我們隨意挑選。它更像一位朋友或一位合作夥伴一樣,既存在,又不一定在眼前;與其結識不乏機緣,但更需要自我的設計和奮鬥。

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固然不會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更主要的是,一無是處的人也不會存在。但凡在職業生涯中有收獲的人,都是能夠清楚認識自己的人。他們在知識上與能力上或許並不是高人一等,但是他們清楚自己的弱點與不足,並能積極地發揮長處,揚長避短,克服自身的弱點。許多人雖然對自己的優點了如指掌,而對存在於自身的弱點卻不敢承認和麵對,害怕暴露弱點而被人看透,受到他人的嘲笑和蔑視。如此一來,這些弱點便在不斷地發揮著它們的破壞作用,對個人的發展造成了極壞的負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