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找對想法,才會有好方法(2)(2 / 3)

工作的過程有時候是枯燥的,甚至是千篇一律的,在這樣的一種狀態與氣氛中,確實很難找到工作中的樂趣。如果是這樣,你不妨想像一下,自己完成這份工作後的樣子,你會得到領導的讚揚,得到同事的讚同,得到親人朋友的讚歎,你的成就感會得到滿足,隨之而來的還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收獲。

工作中的興趣與激情需要尋找,更需要自己去想像,想像會激發你的工作動力,使你不會覺得枯燥乏味。

對你的工作,設定某種成功的尺度、工作的質量、完成工作的正確性,以此要求自己去努力達到。

你是不是還沒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充分的了解?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你的工作熱情一定會受到影響的,興趣就會很難產生。對你的工作進行某種成功意義上的設定,如成功的尺度、工作的質量、完成工作的正確性,這樣你的工作目標就會更明確,你的努力也會更加有方向感,持有這樣的態度,你就不會迷茫,不會再感到彷徨。

最重要的是做到精通

你是否是認認真真地完成一項工作任務?

你是否仔細地研究過自己工作的每個步驟?

為了擴大自己的知識麵,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你認真閱讀過有關專業書籍嗎?

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了嗎?

如果你對這些問題無法作出肯定的回答,就說明你並不比他人做得好,也無法超越他人。你也不必疑惑不解,為什麼自己明明比他人聰明卻長期無法得到提升。

在自然界,每一個物種都在發展和加強自己新的特征以求適應環境,獲得生存空間。生命的演化如此,生活和事業的發展也是如此,社會對個人的知識和經驗不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要求既有廣度,也有深度。

泛泛地了解一些知識和經驗是遠遠不夠的,多才多藝有時也會使許多人失去成功的機會。大量有前途、有思想的年輕人一開始無法果斷地選擇一個正確的方向,並且持之以恒地走下去,結果一直到老年都依然徘徊不定。一位著名的企業家說過:“萬事通在我們那個年代還有機會施展,現如今已一文不值了。”企圖掌握好幾十種職業技能,還不如精通其中一兩種。什麼事情都知道些皮毛,還不如在某一方麵懂得更多,理解得更透徹。

梭羅說過:“判斷一個人的學識,就要看他主動把事情弄清楚的程度。”羅盤指針在被磁化之前所指的方向是不確定的。隻有在被磁石磁化具有特殊屬性之後,才忠實於兩極。同樣地,一個人一開始也許不會固定地指向一個方向,但是他最終必須確立一個自己發展的方向,並且精通它,隻有這樣,淵博的知識對其發展才大有裨益。

現在的生活規則中,沒有核心能力的小公司將會逐漸倒閉;沒有核心能力的人,終究難以成為優秀的人。

因此,你必須不停地加強和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通過艱苦的訓練,強化自己的專業地位,直到比你的同行知道得更多。如果你無法比他人做得更好,就別想超越他人,就無法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隻有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才會使自己與他人區別開來,核心能力使你變得不可取代。

許多生活中的失敗者幾乎都在好幾個行業中艱苦地奮鬥過,如果他們的努力能集中在一個方向上,就足以使他們獲得巨大的成功。

不知有多少“離成功隻有一步之遙的”人,他們的跨入成功門檻的勇氣在成為行業專家之前就已經耗盡了。

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應該精通它,這是成功的一種秘密武器。現在,最需要做到的就是“精通”二字。一位企業家說:“我在一段時間內隻會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但我會徹底做好它。”而現實情況是,許多人做事不精益求精,隻求差不多。盡管從表現上看來,他們也很努力、很敬業,但結果卻總是無法令人滿意。

如果我們想成為一個高效能的員工,成為一個能夠卓有成效解決問題的人,我們就必須學習,真正學習到一些有用的方法,這樣才能夠做到我們想要做的。到公司的第一年,你可能是個“毛頭小子”,那第二年,第三年呢?要想增加自身“資格”的含金量,非得主動加壓不可。如果你對自己的工作沒有作好充分的準備,又怎能因自己的失敗而責怪他人、責怪社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