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找對想法,才會有好方法(2)(3 / 3)

工作態度的兩大病毒:嫉妒與驕傲

方法的執行與落實需要工作者具備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首先是要平衡的、穩定的。而嫉妒與驕傲是最常見的兩個心理問題,有人將其形象地稱為兩大“病毒”。如果在工作中常常為這兩種心態所左右,就會導致一個不良的結局。

在西方的《聖經》中,嫉妒被稱為“凶眼”。現今,德國政府已把嫉妒列為一種心理疾病,嫉妒者可以享受免費治療,與麻風病患者同等待遇。可見,嫉妒在發達國家的危害也已經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嫉妒既損人又害己,它不僅是人際關係的腐蝕劑,破壞團結、傷害同事,也導致嫉妒者自己身心能量的無端耗費和自身健康的無端受損。所以說,嫉妒別人實際上是同折磨自己緊緊連在一起的;一個人在嫉妒別人的同時,實際上也在折磨自己。

在緊張的工作之中,人與人之間難免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嫉妒心理。輕微的嫉妒,是一種不甘心、不服氣的表現,有利於加強人的進取心,但若這種不甘心、不服氣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會在心靈上出現變態反應。其結果隻能是造成人際關係的緊張,甚至是采取行動傷害他人,這樣做的後果不但帶來物質和精神上不必要的內耗,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煩惱,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支付這麼“高昂”的成本,實在劃不來。隻有化嫉妒為動力,才稱得上是智者的聰明之舉。因此,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必須經常對自己進行心理調節,以免嫉妒情緒惡化發展。

第二個容易出現的心理“病毒”就是:驕傲。

“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這句老生常談的話,放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都絕不為過。我們知道,驕傲有時候是自信心與能力的一種表現,尼采曾經說過:“驕傲是對自己個人價值和能力的確信。”任何人要想取得事業的成功,缺乏自信性驕傲便缺乏創造性的本來動力。可是事物都有兩麵性,要是過分地自豪,甚至自大、狂妄,驕傲得不著邊際,那就預示著一種危險,一種潛在的巨大危機。因此,克服驕傲的情緒,謙虛而不張揚,這樣的工作準則是任何人都應該遵循並按其去做的。

國內著名的人力資源企業——華夏英才網,有一條十分醒目的工作準則,那就是:謙虛是方法之門。在中華英才網的客服中心,每一個員工都有這樣一種意識:我所懂得的並不多,我要學習的還有更多,我的工作方法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在這個部門,每個員工的手中都有一個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麵記錄了自己曾經在工作中犯過的錯誤,出現的問題,並在每一個問題後麵進行了總結。

有一名客服人員在其本子的一頁這樣寫道:

“昨天,一家企業在向我們提供招聘信息時,有一項職位的描述不夠詳細,雖然我對這家企業招聘的職位性質不太了解,但恰好我大學時所學專業與其相關,在查閱了這家企業相關的資料後,我對其提出了一些指導意見,我的行為讓這家企業的招聘人員很感激。但是事後我發現,我的信息並不是十分準確,於是在第二天與這家企業進行了溝通,希望不會給其工作造成麻煩。”

驕傲是一種惡習,它依賴的是一種資本,付出的是一種代價。

一個人如果太驕傲自大了,他就會失去自我客觀的評價,越到後來,就越感到自己了不起,感覺其他人什麼都不好,自覺不自覺地輕視了自己的同夥與競爭對手,從而在工作中一敗塗地。希臘有位學者說過這樣的話:“傲慢始終與相當數量的愚蠢結伴而行。傲慢總是在即將破滅之時及時出現。傲慢一現,謀事必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