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心,頭頂的刀(1)(2 / 3)

作為下級,要區分哪些事情是應該請示領導的,哪些是不請示領導就可以自己去做的。任何不當的做法都會觸犯領導的自尊心。

經過幾個月的調查研究,王宇終於完成了市場調查報告。正好快到周末了,他小心地檢查了文件,確認沒有什麼問題之後,分發到名單中列出的人員手中。

當他回到辦公室桌前,他發現主管的臉色不對,並且對他怒目而視,一副要與他拚命的架勢。“我意識到自己無意中冒犯了他,”王宇解釋說,“他給了我要分發的人員名單,我自認為按他的要求做了。然而他卻因為沒有看到最後定稿的文件而很惱火,他覺得我眼裏沒有他。”

主管立即要王宇收回文件,然而一切都太晚了。“當我走進經理辦公室時,發現他正在閱讀我的那份報告。”王宇說。

王宇感到自從他擅自分發文件之後,主管就對他很不客氣,一直在責難他的工作。無論什麼事情都要橫挑鼻子,豎挑眼一番,最後王宇辭去了工作。

某單位小宮在經營部工作。一天下午,領導開會去了,一位客人按照約定時間來與領導見麵。小宮怕打攪領導開會,也沒有與領導聯係,就私自做主對那位客人說:“我們經理今天下午開會去了,不會回來了。”於是客人很不高興地走了。半小時後,領導急匆匆趕來,開口就問是否有一位客人來,小宮將事情一說,領導當時就沉下臉來,說:“你怎麼知道我不會回來,那位客人是我約了好幾次才來的!”事後,領導總對小宮不滿。

王宇和小宮的經曆反映了工作場合中存在的基本問題。一些小的、看起來無意的錯誤,有時會造成極大的職業障礙。所幸的是,如果你知道在何處容易出錯,你就能夠避免很多麻煩。

如何避免發生此類越俎代庖的事情呢?

首先要分清哪些事情是領導要親自拍板的,哪些是可以放手的。下級和領導所認同的重要的事情並不完全相同,你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觀察,多積累經驗,了解不同上司的脾氣。

如果分不清楚什麼是重要的或者不重要的,你可以通過試探向領導詢問:“我已經按照您的意見改完了,您再看一看”,或者“我改完了就發下去,行嗎”,此類的話就會避免發生矛盾,即使領導指責也是責任分半了。再怎麼說,禮多人不怪。如果真要是上司故意找你的錯,你可以拿出具體的時間、地點為自己辯護。

其次,注意程序流程。分派任務的是誰,就應當讓誰負責。上下級之間的工作程序應該嚴格執行。

再次,領導有明確回答時,當作主時就做主;沒有交代的事情不要瞎做主。寧可放著,也不動。沒有什麼事情真的那樣急。

所以,很多事情你要請示領導,特別是那些難以決斷的事情。現在通訊設備比較發達,隨時準備一個電話本,將領導的、同事的、相關聯人員的聯係方式記錄在案,關鍵時刻會解脫你的責任的。

許多領導正是通過有意識地保持與下屬的距離,使下屬認識到權力的存在,感受到自己的支配與權威。而這種權威對於領導鞏固自己的地位、推行自己的政策和主張是絕對必要的。如果領導過分和氣,不注意樹立對下屬的權威,下屬可能就會輕視領導的權威而變得懶惰、拖延、散漫,甚至是有意識進行破壞。所以,領導通過“架子”來顯示自己的權力,進而有效地行使權力是無可非議的。這對於領導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是必要的。

距離既會給領導帶來威嚴感,也會給下屬這樣一種印象:他可以隨時行使他的權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威嚴感會使領導形成一種威懾力,使下屬感到“服從也許是最好的選擇”,而“不服從則會給自己造成不利”。

但領導在有其作為領導的心理與特點的同時,也是有平常心的,至少有平常人一樣的友情、親情、愛情……他是矛盾的。領導也需要正常人的情感關懷。

其實,把握與領導的距離就像炒菜一樣,掌握好了火候,也就不難了。

處理好與領導的關係,務必要相互了解。不管你多麼才華橫溢,誌存高遠,沒有得到領導的任用,也是枉然。你如果對領導的習慣、方法、嗜好等有所了解的話,那麼在領導麵前說話就會更得體,工作就做得更合他的心意。這樣一來,領導自然會覺得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