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夥子做得對,很多老板身邊的“紅人”,如上級的副手,親人,太太等,都是“紅人”。雖然他們沒有決策權,但卻十分知情,對老板有很大的影響力。在工作中,我們固然要認真
做好本職工作,同時也要給“紅人”讓道,別讓自己不明不白地倒下。
“紅人”古今都有,三國時的曹丕是曹操的大兒子,他和自己的弟弟曹植爭奪太子的寶座。曹植自恃文才過人,父親又重才勝過一切,便不拘小節,違背曹操的意願。曹丕自知文才不如曹植,便極力拉攏曹操身邊的紅人,為自己出謀劃策。這些謀臣也多為曹丕美言不已。
曹丕尊敬一切父親身邊的人,順利地走上了從政之路,據史書記載,他還是一個很有政績的帝王。
現在看來,曹植過於誇大父親的作用。他以為父親是說一不二的一國之主,隻要父親喜愛自己,就不必顧及其他人了,因此失掉一展抱負的機會。曹丕就比較聰明,他調動了父親方方麵麵的“親信”為自己說話,終於登上了皇位。
老板身邊的“紅人”出於其地位上的原因,比老板更需要尊重和理解,他們雖然不能說一句頂一句,但有自己的圈子和能量,千萬不要低估,更不能回避,否則容易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如果他本身並沒有多少值得敬重的地方,就更要敬他三分了,免得牽動他敏感的神經。
一句箴言:“紅人”能紅自然有他的道理,與他們處好關係,自然少不了你的好處。
做個“拾遺補缺”的下屬上司不是完人,難免出錯。看準時機,替上司承擔錯誤,會讓你更受重視。
“這是我的錯”,這句話其實並不難,關鍵看你怎樣去說。
公司裏新招了一批職員,老板抽時間與大家見個麵。
“黃曄(huá)”。
全場一片寂靜,沒有應答。
老板又念了一遍。
一個員工站了起來,怯生生地說:“我叫黃曄(yè),不叫黃曄(huá)。”
人群中發出一陣低低的笑聲。有些人在竊竊私語。
老板的臉色有些不自然。
“報告經理,文稿是我們打印的。對不起,是我把字打錯了。”一個精幹的小夥子站了起來,說道。
“太馬虎了,下次注意。”老板揮了揮手,繼續念了下去。
這位打字員真是個“補台能手”,相信他以後一定仕途亨通,任誰也擋不住。因為他會看準機會,適時承擔上司的錯。
果然,一周之後,他被升為公關部經理。
從個人感情上講,每個上司都喜歡有一個為自己工作上“拾遺補缺”的下屬。如果你能夠與上司結為知己,在適當的時候,為上司填補一些工作上的漏洞,維護上司的威信,相信一定能對你的事業及前程大有好處。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上司也是如此,工作千頭萬緒,用人管人千難萬難,疏忽和漏洞在所難免。這時候,作為下屬就應該挺身而出,幫助上司更改差錯,往自己身上攬些責任!無論哪個上司都喜歡為自己承擔一些錯誤的人。如果你在關鍵時刻給上司來個“落井下石”,那麼你就要小心你的前程了。
領導願做大事,不願做小事。領導的主要職責是“管”而不是“幹”,是過問“大”事而不拘泥於小事。實際工作中,大多數小事由下屬承擔。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領導因為手中有較大的權力、較高的職位,麵子感和權威感較強,做小事在他看來顯然降低了自己的“身份”,有損上級領導的形象,這些事情隻能由下級分擔了。
領導願做“好人”而不願做“壞人”。工作中出現矛盾和衝突都是不可避免的,領導一般都喜歡由自己充當“好人”,而不想充當得罪別人或有失麵子的“壞人”。
願當好人,不願演配角的心理是一種很普遍的領導心理。這時候,領導最需要自己的下級挺身而出,充當馬前卒,和自己演好這場“雙簧”。當然,這是一種較艱難而且出力不討好的任務,一般情況下領導也難以啟齒向下級明說,隻有靠一些心腹揣測上級的意思,然後再去硬著頭皮做。領導心裏有數,雖不會公開表揚你,但過後一定會給你相應的好處;如果下級因為粗心或不看領導的暗示而把他弄得很尷尬,領導肯定會在事後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