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小心,漏水的船(5)(1 / 3)

習慣性的拖延者通常也是製造借口與托辭的專家。每當要他們付出勞動或做出抉擇時,他們總會為自己找出一些借口來,總想讓自己輕鬆些、舒服些。這類人無法做出承諾,隻想找借口。他們總是為能夠不去做某些事而製造借口,或想出千百個理由為事情未能按計劃實施而辯解。這樣的人是不可能成為好員工的,他們也不可能有完美、成功的人生。

在西點軍校,要接受的第一個觀念就是,沒有任何借口,不要拖拉,立即行動!如果第一次你因疏忽或別的原因沒有及時擦亮你的皮鞋,你以種種借口逃脫了懲罰,第二次、第三次……久而久之,至少在擦皮鞋這件事上,你可能就會養成尋找借口的習慣,而這些借口又會讓你對擦皮鞋這件事無故拖延。

想想吧,如果不是擦皮鞋,而是在戰場上,在修築工事,在對敵衝鋒……這樣的習慣將會造成多麼可怕的後果啊!

這不是把問題絕對化,其實,商場就是戰場,工作就如同戰鬥。要想在商場上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擁有一支高效能的團隊。而任何一個經營者都知道,對那些做事拖延的人,是不可能報以太高的期望的,對於我們來說,被別人忽視也是自己所不希望看到的。

其實拖拉沒有多少好處,因為不論他們用多少方法來逃避責任,該做的事還是得做。而拖延是一種相當累人的折磨,隨著完成期限的迫近,工作的壓力與日俱增,該做的事情依舊還得去做,這會讓人覺得更加疲倦不堪。

拖延的背後是人的惰性在作怪,而借口是對惰性的縱容。人們都有這樣的經曆,清晨鬧鍾將你從睡夢中驚醒,想著該起床上班了,同時卻感受著被窩的溫暖,一邊不斷地對自己說該起床了,一邊又不斷地給自己尋找借口,“再等一會兒”,於是又躺了5分鍾,甚至10分鍾……這樣的結果通常是混亂。

“沒有任何借口”是西點軍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它強化的是每一位學員想盡辦法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任務去尋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目的是為了讓學員學會適應壓力,培養他們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毅力。它讓每一個學員懂得,工作中是沒有任何借口的,失敗是沒有任何借口的,人生也沒有任何借口。

“沒有任何借口”看起來似乎很絕對、很不公平,但是人生並不是永遠公平的。身在職場,你的拖拉成性會將以前的成果毀掉。我們應養成毫不畏懼的決心、堅強的毅力、完美的執行力以及在限定時間內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的信心和信念。

但是,不幸的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或那樣的借口。借口在耳畔竊竊私語,告訴我們不能做某事或做不好某事的理由,它們好像是“理智的聲音”、“合情合理的解釋”,冠冕而堂皇。如果上班遲到了,會有“路上堵車”、“手表停了”、“今天家裏事太多”等借口;業務拓展不開、工作無業績,會有“製度不行”、“政策不好”或“我已經盡力了”等借口;事情做砸了有借口,任務沒完成有借口。借口無處不在。做不好一件事情,完不成一項任務,有成千上萬條借口在那兒響應你、聲援你、支持你,抱怨、推諉、遷怒、憤世嫉俗成了最好的解脫。其實借口就是一張敷衍別人、原諒自己的“擋箭牌”,就是一個掩飾弱點、推卸自己責任的“萬能器”。有多少人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尋找一個合適的借口上,而忘記了自己的職責和責任啊!

一句箴言:失敗沒有借口,人生也永遠沒有尋找借口的機會。

“情緒風暴”中人心容易失控緊張的情緒,超負荷的工作壓力會讓你產生難以預料的情緒風暴,帶給你更多的煩惱。

35歲的黃榮新是一家貿易公司的部門主管。年紀輕輕的他能獲得這麼好的位置,除了才華,更多的是靠勤奮,為了這份工作,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出差更是家常便飯。突然有一天,一向精力充沛的他發覺越來越多的困擾向他襲來:心悸、失眠、易怒、多疑、抑鬱,以前10分鍾就能解決的問題,現在卻要花費一個小時,他甚至對工作產生了極其厭倦的情緒,整個人也變得日漸憔悴。

實際上,在現代社會中,由工作壓力帶來的心理矛盾和衝突是普遍存在的。競爭的壓力、工作中的挫折、生活環境的顯著變化、人際關係的日趨緊張等,使人不可避免地處於緊張、焦慮、煩躁的情緒之中。有人曾不無感慨地說:“當今社會的人們正經曆著一個前所未有的情緒風暴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