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小心,緊繃的弦(4)(1 / 3)

李亮小時候,他家隔壁住著一位馬老太太,她有一隻祖傳三代的玉鐲子,每天擦了又擦,看了又看,真是愛不釋手。一天不小心鐲子掉在地上摔碎了,老太太心痛萬分,從此茶飯不思,人變得越來越憔悴。時隔一年,她離開了人世。聽說最後咽氣時,手裏還緊緊攥著那隻破碎的玉鐲子。

巴甫洛夫說:“一切頑固沉重的憂鬱和焦慮,足以給各種疾病大開方便之門。”許多名醫的醫療實驗證明,癲狂症、胃腸疾病、高血壓症、冠心病及乳腺癌等,都與人的情緒有著直接的關係,有的則完全是由於強烈的情緒波動所引起的。馬老太太的死與她憂鬱的情緒不無關係。

覆水難收,徒悔無益。

據說一位很有名氣的心理學教師,一天給學生上課時拿出一隻十分精美的咖啡杯。

當學生們正在讚美這隻杯子的獨特造型時,教師故意裝出失手的樣子,咖啡杯掉在水泥地上成了碎片,這時學生中不斷發出了一陣惋惜聲。教師指著咖啡杯的碎片說:“你們一定對這隻杯子感到惋惜,可是這種惋惜也無法使咖啡杯再恢複原形。今後在你們生活中發生了無可挽回的事時,請記住這隻破碎的咖啡杯。”

這是一堂很成功的素質教育課,學生們通過摔碎的咖啡杯懂得了,人在無法改變失敗和不幸的厄運時,要學會接受它,適應它。

被稱為世界劇壇女王的拉莎?貝納爾,就是這位心理學教師的得意學生。她在一次橫渡大西洋途中,突遇風暴,不幸在甲板上滾落,足部受了重傷。當她被推進手術室,麵臨鋸腿的厄運時,突然念起自己所演過的一段台詞。記者們以為她隻是為了緩和一下自己的緊張情緒,可她說:“不是的!是為了給醫生和護士們打氣。你瞧,他們不是太正兒八經的了嗎?”

威廉?詹姆斯說:“完全接受已經發生的事,這是克服不幸的第一步。”接受無法抗拒的事實,既然是第一步,那麼有沒有第二步?有。拉莎手術圓滿成功後,她雖然不能再演戲了,但她還能講演。她的講演,使她的戲迷再次為她歡呼鼓掌。

哲人說:“太陽底下所有的痛苦,有的可以解救,有的則不能。若有就去尋找,若無,就忘掉它。”

任何人遇上災難,情緒都會受到影響,這時一定要操縱好情緒的轉換器。麵對無法改變的不幸或無能為力的事,就抬起頭來,對天大喊:“這沒有什麼了不起,它不可能打敗我!”或者聳聳肩,默默地告訴自己:“忘掉它吧,這一切都會過去!”

生活還是要繼續,我們應該在遇到重大情況時往頭腦裏補充新東西,因為頭腦每時每刻都需要東西補充,這種補充就能使情緒“轉換器”發生積極作用。最好的辦法是用繁忙的工作去補充,去轉換,也可以通過參加有興趣的活動去補充,去轉換。如果這時有新的思想、新的意識產生,那就是最佳的解決方法。

一句箴言:《可蘭經》裏有句哲語說得很好:“如果你叫山走過來,山不走過來,你就走過去。”

看事情的另一麵生活總是很多彩,又難以讓人捉摸透,換一種心情去生活會讓你感受到生命的精彩。

清人筆記小說中有一首《行路歌》:

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總不如,回頭再一看,還有挑腳夫。

這首歌謠雖理淺,足以醒世。哲人說:人生是塊多棱鏡,從不同的角度比較,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世人誰不想萬事如意,誰不想心想事成?想歸想,未必都能如願。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是任何付出都會有回報的。現實有時存在著明顯的不公平,當你的願望,甚至連小小的打算都難得實現時,就要學會精神“充電”法,從不同的角度去比較。

當你收入趕不上別人時,不必向上看,你應該和付出比你更多、獲得比你更少的人去比較,這樣一比你心裏就舒服了。

當你生活困窘時,不要眼紅別人。有位作家說得好:大腕們出入的豪華場所不讓進,我們也不想進;大腕們吃河蟹、甲魚,我們不稀罕吃也不稀罕看;卡拉0K、KTV包房算什麼東西,不就是拿著話筒裝模作樣宣泄吼兩嗓子?其實要吼野外吼得更刺激。我們有理由擁有比大腕們更好的感覺,更好的瀟灑,至少他們比我們多一重擔驚受怕。不客氣地講,被綁票勒索常是富豪們的事。

當你沒有評上職稱時,不要垂頭喪氣,也不要怨天怨地,你不妨想想沒有職稱的民族音樂大師王洛賓,體味體味他的一句話,“是不是有了職稱我的歌就能立刻傳遍天涯海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