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燈塔文明的唯一性》。
這就是艾柯博士,學術演講的主題,目的性十分明確。
在整個演講的過程當中,華夏學者們的臉色都不太好,而燈塔學派的學者則表示十分支持。
在艾柯博士演講結束,鞠躬道謝後,會場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接下來三位燈塔學派的學者,也都接連登場。
《從燈塔字母看史前文字》
《燈塔文明的科技水平》
《古亞洲流浪文明的研究》
每位上台進行學術演講的學者,清一色都是考古學的博士。雖然後麵三位,名氣沒有艾柯博士大,但學術地位也是實打實的。並且四位學者的學術演講,完全就是一個體係,從各方證明了華夏文明,以及華夏文字是不會存在的。
或許古亞洲的流浪文明中,有一個叫作華夏。
但華夏文明,絕對不能擁有文字!
顧真走上演講台,麵對學者們的目光,一點都不怯場。
他的演講主題也很簡單,叫作《一定存在的華夏文明》!
在場的學者們在聽見這個主題的時候,都在心裏露出了一絲苦笑。
果然,硬生生的對著幹啊。
從名字就看得出來,這次的學術演講,顧真一點就沒打算慫。而演講的內容,基本上也和他在《秘密》上刊登的論文相同,隻不過言辭更加的尖銳。
“這真的是一個還沒畢業的學生?”
“很有做學術的天賦。”
“出身省立大學,眼界卻遠遠超過了聯邦學府走出來的學生。”
顧真站在演講台上,臉不紅氣不喘,一點都不心虛。
這種表現,就讓在場的華夏學者們對他高看一眼。
而且顧真擁有一個史前人類的靈魂,眼界自然和別人不一樣,表現在外,就是說話的語言中充滿了自信與感染力。
因為顧真知道,他說的才是事實。
持續二十分鍾的學術演講結束,場下響起了禮貌性的掌聲。
顧真並沒有急著下台,果然馬上就有燈塔學派的學者站出來,對他的學術演講提出了質疑。
“請問顧先生,您論文中的《華夏字典》,是出土於什麼地方的文獻。”
“我很懷疑,這部《華夏字典》是否真的存在。”
“你所言的華夏文字,也可能隻是燈塔字母體係當中,某一種的符號而已,就像是數字一樣。”
顧真對此並不意外:“這部《華夏字典》,是我在一次考古行動中,意外發掘的。這部《華夏字典》,我已經捐獻給聯邦博物館,過段時間就會陳列在展館當中。”
“這上麵是《華夏字典》當中,所有頁麵的圖片......”
將《華夏字典》捐獻出去,顧真一點都不心疼。
這種文物的價值,本身就無法估量。如果還存在拿去賣錢的心思,那才是對於《華夏字典》真正的貶低。
捐獻《華夏字典》,用來證明華夏文明的存在,才是它的意義。
所以顧真早就托了聞遠望的關係,直接將《華夏字典》捐獻給了聯邦博物館,隻不過現在還未被正式陳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