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險象環生顯智謀 十二,使吳裝迷惑(2 / 3)

晏嬰道:既如此,我放心。那我明日一早就啟程而去了。

崔杼吩咐晏嬰道:此去山重水複、路途遙遠,還望晏大夫一路保重、順利而返。

晏嬰最後還禮道:多謝太子和崔大人!小臣告辭,回去準備了。

回到家裏,晏嬰將出使吳國的事情告訴了父親。

晏弱微笑著說道:大王讓你出使吳國,可見大王對你的賞識和信任。我兒此去吳國,關山萬裏,水土有異,除了保重身體外,也要有靈變心理和應急意識,用以應對難料之事,改變不利狀態,從而完成使命,順利歸國。

謝謝父親大人的吩咐!請父母放心,兒一定不辱使命,圓滿而還。

第二天,晏嬰帶著田穰苴,坐著馬車上路了。

從齊到吳,山重水複,路途迢迢,風塵仆仆馳行了幾日,晏嬰他們一行三人,駕著馬車終於到達了南方吳國。

第一次到南方,發現這裏空氣濕潤,江湖蕩漾,煙柳拂岸,舟橋臨波,風光絕佳,美不勝收!

好江南啊,風光好!首次麵臨江南美景,感覺心曠神怡的晏嬰不禁開口而讚。

水鄉地界,果然不同於北鄉。我等大開眼界了。田穰苴也發出了感歎。

江南風光好,但不知人性可柔好?晏嬰在一湖碧水前,竟然發出了一句疑問。

田穰苴說道,管他好與不好,有理就是王道。

說得好!我讚同!晏嬰為好友的話叫好道。又望了一眼萬頃碧波,晏嬰說道:走!我們上車,進入吳都。

馬車進入吳都宮門前,晏嬰下車,向守城官自報了國籍、職位和姓名,被守城官通報給了吳君,然後接受吳方安排,住進了驛館,當晚無事。

第二天上午,晏嬰進入吳國王宮。在執禮官的安排下,他先坐在外殿等候吳君召見。

不一會兒,執禮官從內殿出來了。他走到晏嬰身邊,對晏嬰說道:天子請你進去拜見。

晏嬰一聽,睜大了雙眼,先是打量了一執禮官,接著又打量了宮殿上下,臉上露出一副驚疑神色,雙腿卻一動不動。

執禮官以為自己說話的聲音低了,齊國來使沒有聽清楚他的話,於是提高聲音又說道:天子請你進去拜見。

晏嬰象是聽見禮官的話了,但還是顯出驚訝之狀,目瞪口呆,神情異樣。沒有說話,也沒有動身。

執禮官不知所措了,尷尬地靜立了一會兒,皺起了眉,然後硬生生又說了一次同樣的話。

晏嬰三次聽到一句同樣的話,這一次他突然站起來了,而且象個孩子一樣一蹦老高,雙手一攤,臉上還是一副驚詫神情,開口說道:我是奉了齊君之命,前來出使吳國的。難道是我蠢笨無用,走錯方向而誤入天子之都了嗎?請問,吳國大王是在哪裏呢?

執禮官聽了問話,一時無語了。然後便轉身低頭,悻悻退回內殿去了。

不大一會兒,執禮官又出來了。這回他臉上出現了笑容,他平和地告訴晏嬰道:我吳國大王由於得病臥床了,現在是太子諸樊暫理朝政。太子恭請您進殿拜見。

晏嬰聽到這話,臉上頓時消去了迷惑表情,轉過身來說道:原來是這樣啊。可我剛才象了著了邪魔一樣。

執禮官一聽此話,頓時臊紅了雙臉。

這時的晏嬰一臉正色。他整了整衣服,昂首挺胸,邁步向內殿走去。

內殿之上,吳太子諸樊和吳方眾臣都在座。

晏嬰穩步上前,作揖高聲道:天子屬國齊國使臣晏平仲拜見吳國太子。

諸樊直起身子,拱手道:請來使入座。

晏嬰入席坐下後,諸樊問道:晏使不遠萬裏使我吳國,想必是有要事相談吧?

晏嬰抬頭朗聲答道:貴太子所言極是。我受我王委托來使貴國,正是為要事而來。此要事,關係到吳齊兩國的友誼和安全。我齊國君臣遣我來訪貴國,正是為了結好兩國關係,修築盟友同道,從而以兩國威力威懾潛在敵國,同衛兩國,共鑄和平。

諸樊高興道:原來如此,果然是要事。作為太子,為了吳齊兩國的友誼與安全,我代表父王和吳國,表示同意和感謝。這是兩國大事,也是雙方好事。來,我們飲酒示意,舉爵同飲。

酒入體內,放下酒爵後,諸樊看了晏嬰一眼,又開口道:我吳國,鄰近楚越兩國,常受這兩國戰爭驚擾。尤其是楚國,常有妄動中原、擾亂他邦之舉,令我吳國也自感不安,所以我父王令我等不可大意,提高警惕之心。今日貴國來使,要結我國。通好關係,共同防禦,威懾敵國,保衛和平。確實是大事好事。來,我等和齊使再飲一次,築此友誼,共擔大任,同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