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二、決戰臨朐
慕容超像是劉裕臥底似的,為了更好地配合劉裕大軍進抵,他下令逮捕了散布亡國論的慕容鎮,閉了敢諫之口。同時下令撤回莒城、梁父兩城守軍,大征民工修繕廣固城牆,以逸待勞,專候晉軍到來。
在慕容超這般密切配合下,劉裕大軍順利穿過大峴山天險。
看著眼前的一馬平川,以及田野裏將要成熟的糧食,劉裕大喜。
慕容超啊慕容超,感謝你讓我兵不血刃過了天險,還要感謝你留給我這麼多糧食,你不就是想和我決戰嗎?那好,拿出你的本事來吧!
六月,飛豹大軍到達東莞。
慕容超原先遣公孫五樓、賀賴盧和左將軍段暉率步騎兵五萬駐紮在臨朐。聞聽晉軍已進入大峴關,又唯恐臨朐有失,於是親率步騎兵五萬,前往臨朐會合。
患得患失,焉能不敗?
臨朐,將是決戰之地。
慕容超也不是傻瓜,緊急關頭還想到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那就是水源。
時值盛夏,酷暑難耐,沒有水源,無異於死亡。
臨朐城南就有一條小河,叫巨蔑水,是臨朐最重要的水源。
必須搶在晉軍前麵搶占這條小河!
慕容超當機立斷,派公孫五樓率輕騎兵迅速趕往城南。
可惜,他能想到的,別人也想到了。
劉裕是何等樣人,這點軍事常識焉能不知?
公孫五樓前腳剛到,劉裕的建威將軍孟龍符和鎮軍參軍沈田子兩個小將率一隊輕騎也趕來了。
既然大家都為水源而來,那還有什麼話說,打得贏就占,打不贏就滾蛋。
從少年軍校出來的孟龍符和沈田子,年輕氣盛,深得飛豹真傳,正恨一身所學無處施展,哪裏把公孫五樓大人放在眼裏,二話不說,照麵就打。
公孫五樓談談兵法還可以叨咕叨咕,真刀真槍的幹活大大的不行,沒三兩下便被兩個小將打得七零八落。
水源占了也就罷了,偏偏孟龍符好像不解氣,直追著公孫五樓屁股猛打,最後竟然將大隊遠遠拋在後麵,單人獨騎殺進了敵陣之中。
公孫五樓這個氣啊,難不成你一個人就想將我們全都滅了?你也太欺人太甚,怎麼說我也是一個將軍吧?
於是乎,燕軍將孟龍符團團圍住,輪番攻殺。
孟龍符驚覺自己單刀赴會已經遲了,突圍無望,索性舞動長槊,大開大合,往來衝殺。每一槊下去,立時便是一具橫屍。悍勇如天神下凡,數千燕軍竟然一時近身不得。
一個人都對付不了,這臉還要不要?
公孫五樓臉色鐵青,呼喝著燕軍發起一輪又一輪進攻。饒是孟龍符神勇超人,終於力竭而死,年僅二十二歲。
殺了孟龍符,公孫五樓絲毫沒有勝利的喜悅,相反,他被晉軍的神勇嚇破了膽,盡管他的人馬遠遠超出晉軍,卻再也不敢回頭去爭奪水源了。
若是別人丟了水源,慕容超可能還會發脾氣,可公孫五樓失利,他反而安慰了幾句,自信滿滿道:“水源沒什麼,朕真正看重的是我們的甲騎具裝。”
甲騎具裝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臨朐城南一片平原上,飛豹大軍已經完成集結。
你有甲騎具裝,我有兵車。
為了防備燕軍的重騎兵從側麵衝破晉軍陣形,劉裕將軍隊排成一個巨大的方陣,動用四千輛兵車,兩兩相連,在兩翼展開,以阻止燕軍的側麵衝擊。兵車靠外側的一麵,全都豎起了由木板或生牛皮做成的護幕,其結構類似後來機槍或火炮上的防盾,陣中的晉軍可以通過護幕間的縫隙,射殺迂回攻擊的燕軍騎兵,而燕軍騎兵的弓箭則被護幕阻擋,很難對陣內的晉軍構成有效殺傷。晉軍的主力步兵則聚集在方陣的中央,向前方伸出如林的矛槊,閃耀著冷森森的寒光,與兩側的車兵密切配合,緩慢而堅定地向臨朐城方向推進,顯出不可阻擋的強大氣勢!
劉裕出征,自然也有騎兵。
輕騎兵與甲騎具裝相比,隻有機動靈活的特長,完全不具備迎麵相撞的優勢。不過這一點,劉裕並不放在心上。
因為丁旿的騎兵隊並沒作為主力,隻在方陣的兩側和後方機動,隨時救援可能出現的險情這支騎兵隊,南征北戰,戰功赫赫,敢小瞧它的人,嗬嗬,可能也就慕容超。
當初和丁旿一起參加飛豹的那些鮮卑老兵們,將要迎來他們和同胞們的對決。這些老飛豹,如今都是獨當一麵的各級將領了。多年的戰火熔煉,信念熏陶,讓這些以解放全人類為最高理想的老飛豹們,早已脫離了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如今打回老家,他們想的,隻是消滅騎在同胞頭上的那些達官顯貴土豪劣紳,讓同胞們徹底脫離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