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毒手(3 / 3)

屈原、敖烈微笑的看著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神情似十分享受。

魯仲連瞪了田單一眼,道:“你不覺得這句話問得很蠢嗎?送金樽過來的正是煙花閣的小倩。”

田單朝魯仲連做了個“請”的手勢,一本正經道:“還有呢?”

魯仲連道:“還有就是,那小倩她說了,其實她也並不知道這個金樽是哪裏來的,她隻是偶然在煙花閣膳房處看到有這麼個金樽,忽然聯想到屈先生才送過來的。人家小姑娘拿來的時候,可是歡天喜地的,哪想得到結果卻差點兒害了屈先生。所以現在等若線索又斷了。”

田單卻欣然點頭道:“理該如此,以下毒者的精明,自然不會留下明顯的痕跡。敖前輩對此有何看法?”

敖烈不答反問道:“不如我們先說說當時在場之人,誰最有可能向屈老下毒手,如何?”

田單看著敖烈好整以暇,一臉平和的樣子,忽然心中一動,驚奇道:“我忽然有一種感覺,敖前輩似乎已經知道誰是凶手了。不知這是不是我的錯覺?”

不知為何,自被和氏璧改造之後,他感覺自己的五官都變得敏銳了許多,不但足夠洞察入微,且對人心的把握更為微妙。

敖烈嗬嗬笑道:“田宗主確非凡人,竟能一眼看穿敖烈心中所想,後生可畏啊。老實說,在煙花閣的時候,當我和屈先生安然無恙的從房門踏出的那一刻,我曾留意過所有人的反應。”

田單恍然,心道以敖烈的眼力,要從眾人的微妙反應中看出誰是真正的下毒之人自然不難。皆因在下毒者自信的以為屈原在劫難逃的時候,卻忽然看見他活生生的走了出來,自然難掩心中的震撼。這對於下毒之人來說,無疑是莫大的打擊。

當時田單卻未曾想到這點,不禁暗忖老江湖果然是老江湖,心思之縝密讓人不得不佩服,同時更聯想到了墨希夷,此君竟有能力使傑出如敖烈者功敗垂成,這就足以說明他很可能比之敖烈尚要厲害幾分。他開始明白,當日楚王在宛城和秦王相會的時候,為何不敢輕舉妄動了。

田單順著敖烈之前的說法,一一分析道:“以動機論,見不得齊楚連橫的,三晉、秦、燕這幾個大國最有可能,而以形勢論,最見不得的這一幕的當屬燕國,不過從手段看來,最有可能能得手的人,該是魏無忌。”

敖烈目射異芒,拍案叫絕道:“正是此人。”顯然他心中的答案和田單的說法不謀而合。

屈原搖頭道:“朕有點不明白,為何從形勢來看,最擔心齊楚連橫的,不是秦國,反是燕國?”

魯仲連略微思考後,接著出聲道:“我還是不明白,憑什麼說下毒者不是成陽君、樂閑、李不凡、苟道之流,反而是魏無忌?我倒覺得魏無忌最沒有可能。”

“屈老的疑問,請容我稍候作答。”接著田單一語點破魯仲連的疑問,道,“魏無忌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而這正是其他人所沒有的。若少了這個優勢,他的金樽便不可能那麼巧合的而且是毫無聲息的出現在煙花閣的膳房之內,小倩說的看似偶然,其實一點都不偶然。”

魯仲連有點明白過來,一震道:“這個優勢可是魏無忌身邊的那個女人?”

田單淡淡道:“她叫蓮姬,以前曾是胥煙花的姐妹。”

魯仲連臉露恍然之色,道:“也隻有她這種身份的女人,才可自由出入煙花閣的膳房,而不引起過多人的關注,皆因不知情的人,尚以為她是煙花閣的人,而她的姐妹則認為蓮姬到膳房去聊天敘舊、甚或幫忙,亦沒有什麼不妥之處。”接著又生疑竇,道:“然而這一切雖然合情合理,但也未必沒有其他人下手的可能吧?他們隻要找個身手好一點的人,將金樽放在煙花閣就可以達到目的了嘛。”

田單故作失望的看著魯仲連,搖頭道:“恐怕沒有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