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受皇恩,為解君憂敢辭辛勞……”
見兩個勢同水火,恨不得將對方食肉寢皮挫骨揚灰的死對頭如此虛情假意地談笑風生,翟閣老心中鄙夷地一笑,招呼兩人說:“兩位閣老快快請坐。來人,給兩位閣老上茶。”
嚴嵩與李春芳又為著誰上手就坐推讓了半天,最後還是翟鑾出麵,以年齒為序,請嚴嵩坐了上手。嚴嵩一聽內閣中書舍人說李春芳來了,就知道翟鑾今日找自己要議何事,也不想跟他們多說廢話,一邊告罪,一邊也就在上手坐了。
大家都坐定之後,翟鑾便說:“事態緊急,閑話翟某也就不多說了,韃靼酋首俺答向朝廷提出議和求貢,內閣需議出方略來呈奏皇上。”說著,拿起了那份《求貢書》遞給嚴嵩:“請嚴閣老先看看這個。”
嚴嵩一眼就看見封口火漆完好無損,不禁在心中痛罵一聲:“奸臣誤國!”毫不客氣地折開了封口。
翟鑾和李春芳兩人同時鬆了口氣,卻不約而同地急著想知道俺答《求貢書》上都寫了些什麼。
嚴嵩似乎知道他們的心思,故意緩緩地抽出了《求貢書》,剛要打開,卻又起身雙手遞給了翟鑾:“請翟閣老閱示。”
翟鑾很不好意思地說:“封貢是禮部的差事,你兼著禮部尚書,該當你先看。”
嚴嵩說:“翟閣老是次輔,又暫代首輔,是內閣的當家人,哪有次輔不看,卻讓閣員先看之理?”
翟鑾忙說:“同是輔弼之臣,誰先看誰後看有什麼分別!”話雖如此,他還是伸出雙手接過了那封《求貢書》。
嚴嵩退回到座位上,端起茶碗,輕輕吹吹浮葉,慢慢地呷飲起來。
看著看著,翟鑾突然一掌重重地拍在了條案上:“豈有此理!虜賊竟如此藐視我天朝威嚴!”
嚴嵩將茶碗放在了幾案上,問道:“敢問翟閣老,虜賊可都說了些什麼?”
“那等話,翟某真真說不出口!”翟鑾將《求貢書》遞給了嚴嵩:“嚴閣老自己看吧。”
嚴嵩接了過來,又遞向李春芳:“請李閣老先看。”
李春芳原本等得著急,但見翟鑾看過之後是那樣反應,情知上麵的條件非常苛刻,雖然身為閣員,不可能抽身事外,但自己不看還可少擔幾分幹係,若是搶著看了,嚴嵩那個小人定要逼著自己表態,這種事情豈是能隨便表態的?罷官撤職、削籍充軍也未必不可!忙擺擺手說:“嚴閣老分管禮部,李某豈能先看?僭越了,僭越了。”
這就是嚴嵩自入閣以來一直掛心的那件天大的事情,他知道自己無論如何也躲不過去,心裏也十分急切地想知道韃靼開出的條件,方才讓翟鑾先看,不過是有李春芳在場,要給翟鑾那個次輔代首輔留點麵子,見李春芳如此推委,也就不再跟他客氣,自己打開來看了。
一看之下,嚴嵩也驚呆了,唯一的念頭就是俺答真是瘋了,這樣苛刻的條件,莫說是從來都以天朝上國自居,堅決不與外虜妥協的大明,便是一直委曲求全的前宋,也不會輕易答應啊!
《求貢書》上駭然寫著以下條件:
1、止幹戈。將議複河套、輕開邊戰的兵部尚書曾銑及甘肅、榆林、延綏三鎮總兵罷官,拆毀正在構築的要塞、堡台、邊牆,退出已襲占的地區,並立誓永不入河套;
2、息邊爭。割讓遼東沈陽中衛、廣寧衛、蘭萬衛三衛,拆除薊鎮、遼東各處堡台,約束建州、海西、野人女真三部不得隨意劫掠各部牧民;
3、議封賞。封各部酋首為王,賞銀200萬兩,綢緞棉帛50萬匹,其中上等絲綢10萬匹,中等絲綢10萬匹,上等棉布10萬匹,中等棉布20萬匹,糧米粟豆共50萬石;
4、通貢使。允許各部歲歲朝貢,不禁貢道、貢期、貢使人數及貢品數額;
5、開互市。於大同得勝堡、新平堡、守口堡,宣府張家口,山西水泉營,延綏紅山寺堡,寧夏清水營、中衛、平虜衛,甘肅洪**都口、高溝寨等十一處開設馬市,從優核定馬價,以五日為期,不禁互市數額;除以上官市外,另於各邊堡遴選多處開立民市,允許各部族民眾既可用馬,也可用牛、羊、騾、驢、皮張、氈毯、鹽、木材等來換取糧食、布、絹、絲、緞、農具、鐵鍋、茶葉、醫藥等物,不禁交易額。兩市均可由明朝專門委任官吏負責組織、監督、管理,但議定馬價及處理兩族民眾糾紛,需與有關部族首領商議之後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