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內,剛一換下皮弁服,顧不上歇息,朱厚熜便移駕東暖閣,命人召署理兵工總署衙門的兵部右侍郎王瞻、兵工總署技術總監何儒、軍器局郎中沈士柱及主事胡渭奇四人入宮覲見。呂芳急著安排嬪妃皇子給皇上行賀新之禮,裏外忙個不停,隻隱約聽到皇上在對他們說什麼“刺刀”之類的話。
忙完了國事,乾清宮擺出了皇室家宴,眾位嬪妃、皇子、內廷貴宦向皇上恭賀新禧。在這種場合下,朱厚熜終於可以卸下一直在臣民百姓麵前表現出的堅強和樂觀,“每逢佳節倍思親”的那種感覺又一次襲上了他的心頭。此外,皇後鳳逸九天一事仍在保密之中,朱厚熜當日以宮中殿宇失火為由,免除了皇室宗親及在京二品以上官員的夫人新正向皇後請安之禮,勉強將此事搪塞了過去,但總覺得有愧於心,尤其是在家宴之時,看到那日宮變受驚,至今仍顯得木木呆呆的哀衝太子,他的心中更是百感交際,忍不住淚如雨下。
太子生母、目前暫攝六宮的皇貴妃王氏率眾位嬪妃、皇子俯地痛哭,懇請皇上以家國社稷為重,莫要太過悲切,以免龍體違和。朱厚熜才警醒過來,竭力收回早已飄到了另一個時空的思緒,引用明太祖朱元璋禦製《女誡》中序言中“治天下者,正家為先。正家之道,始於謹夫婦。” 的聖訓,勉勵皇貴妃王氏勤儉持家,諸位嬪妃和諧共處,各位皇子刻苦讀書。眾人應諾,誓言謹守祖宗家法,不違禮,不驕奢,不專寵;並相約約束本家父兄安分守己,不弄權,不營私,不幹政。皇貴妃王氏奏稱,聞說宮外百姓遭遇兵禍,流離失所,缺衣少食,請旨停常例給予嬪妃娘家的年節之賞用於賑濟難民;並稱感念聖皇仁厚愛民之心,已與各位嬪妃一道,效法孝慈貞化哲惠仁徽成天毓聖至德高皇後(即朱元璋的大腳馬皇後,是明朝乃至曆朝曆代難得的一代賢後,故此諡號長達17個字。)之仁舉,率宮人將宮中餘帛製成衣被,奏請皇上代她們分發給年老無依之人。朱厚熜這才展顏開懷,嘉許各位嬪妃賢德淑良、知禮曉事,與她們並諸位皇子公主對坐宴飲,並將惠妃所生、剛滿半歲的皇九子朱載墼抱於膝上,逗正在哇哇學語的孩子叫“爸爸”,令諸位嬪妃瞠目結舌之餘,更倍感天親慈睦。
但是,家宴之後,朱厚熜情緒又複低落,久久難以成眠,遂悄然起身,隻帶著呂芳一人來到焚於那場大火,至今尚未整修的坤寧宮,駐足於破壁殘垣之前,默默地流淚許久。陪侍左右的呂芳心痛不已,卻又不知該怎麼勸慰才好。
或許是為了排解心中的愁苦,自嘉靖二十四年正月初二起,朱厚熜又按照原定計劃,投入到緊張繁忙的工作之中:
正月初二至初五,帶領王公勳顯、內閣學士、五軍都督府及六部九司諸位大臣,逐一視察京城各軍,觀看操演,犒賞六軍,激勵全軍將士戮力同心,匡扶社稷,剿平逆賊,光複南都。並頒下口諭,著內閣會同五府、六部有司盡快擬訂優撫軍戶及義勇投軍的民戶之策,更公開承諾,待平定江南叛亂之後,給予對於家園被叛軍侵占或襲擾的山東備倭軍及河南衛所軍等衛所軍卒一定補償。
正月初六,召見自江南逃回的文武官員,賜宴以示慰問,勉勵已就任新職的官員謹遵王命,恪守臣職;命吏部有司盡快為尚未得缺的官員委任新職,廣開報國之門,以伸報國之誌;並於筵席之上,命人取來具保文書一火焚之,示意此事既往不咎。眾人深感皇恩浩蕩,痛哭闕下,幾不自勝,皆戟指向天立誓願為馬前卒,引領王師克服江南。
正月初七,巡視剛剛恢複生產的懷柔鐵廠,親切慰問春節期間仍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工匠民夫,勉勵大家廣泛開展勞動競賽和技術革新活動,以“多快好省”為原則加緊生產,不斷改進生產工藝,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並要求懷柔鐵廠在加強軍工生產,保證軍品供應的同時,分出一兩個車間從事民品生產,重點放在農業生產工具方麵,大力生產犁、鏵、耙、鏹、搭、鋤等鐵製農具,以優惠的價格賣給百姓,促進農業生產。民品生產的盈餘歸鐵廠所有,用於改善工人生產生活條件;如有虧損則據實上報,由戶部派員核實之後奏請朝廷予以貼補。
正月初八,視察京城各大衙門,親切慰問按時到衙上班的職官屬吏,賜宴歡送不待春節年假期滿,就要啟程分赴各地督辦官屯的墾田使以及宣傳國政、兼采民風的翰林院職官、國子監生員,勉勵他們將朝廷各項善政送到千家萬戶,送到百姓的田間地頭。
正月初九,視察京城各處養濟院,親切慰問入院養老的耄耋老者和病殘之人,賜給酒食及嬪妃、宮人趕製的衣被。正月初十,視察各處國立小學,看望師生,賜給書本、鉛筆等學習用具,勉勵他們用功讀書,日後好為國家朝廷效力,並手書“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八個大字,賜於國立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