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石謀求民市特許專營權的消息一出,長期與晉商在生意場上明爭暗鬥的另一大商人集團——徽商集團怎能容忍他獨得這麼大的彩頭?他們在收買官員攻訐賀蘭石“商人幹政”未果之後,不得不改變策略,重金賄賂榮王阿寶,向皇上提出樂輸五十萬銀兩並包銷五百萬國債,以此為條件要求朝廷開放海禁,準許民間商人參與海外貿易。發展海外貿易是朱厚熜回到明朝之後最想做的一件事,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但因為此事違背了明太祖朱元璋“寸板片帆不得下海”的祖訓,為了堵住那些迂腐的朝臣們的嘴,他也同樣向徽商集團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考驗條件,讓他們從江南為朝廷搞到三十萬石糧食。徽商集團也不辱聖望,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同時,為了節約成本,更為了向朝廷證明海運的優越性,他們選擇了海路運輸。
徽商集團的成功為朱厚熜提供了說服朝臣的有力武器,讓他十分高興。不過,更讓他高興的是,徽商集團為了運送這三十萬石糧食,不但調集了上百條千石大海船,顯示出強大的海運實力;還聘請了盤踞在舟山群島的武裝海商集團——許氏集團為其提供保護,帶領護衛船隊的人,就是後來在明朝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海盜、倭寇頭子汪直!
汪直因為勾結倭寇為禍東南,被人稱為漢奸。但在朱厚熜看來,這個定義或許有點問題——跟著日本鬼子做有損於國家民族之事的人是漢奸,汪直卻和一般的漢奸不一樣,不是他“跟”著日本鬼子做幫凶,而是日本鬼子“跟”著他討口飯吃。在他勢力鼎盛之時,不僅手下聚集了幾萬名倭寇,對他俯首帖耳,惟命是從;還占據了日本九州南部偌大一塊地盤稱王稱霸,自號“宋國”,日本各位戰國大名(諸侯)都得尊稱他一聲“五峰先生”。古往今來,當漢奸當到他這個份上的,大概也隻此一家,別無分號。
此外,在當時橫行一時的海商集團之中,汪直不但勢力最為龐大,被海盜、倭寇尊稱為“老船主”、“靜海王”、“徽王”;而且比之其他人,他更希望歸順朝廷,甚至還想通過“平定海上”的功勞,請求朝廷開海禁,使海外貿易合法化,盡管因此被胡宗憲以招安為名誘殺,在臨死的那一刻,他還大呼:“吾何罪!吾何罪!死吾一人,恐苦兩浙百姓!”
果如其所言,汪直一死,他的手下便四分五裂,與其他的海盜、倭寇一起瘋狂地燒殺搶掠;而那些原來商人色彩濃重的海商武裝集團徹底斷絕了請求朝廷開海禁的念想,被逼成了真正的“寇”,導致大明王朝沿海江、浙、閩、粵數省萬裏海疆處處狼煙,數以百萬計的居民再無寧日,而明朝將當時兩大軍事奇才俞大猷、戚繼光相繼調到東南,前後用了十幾年的時間,耗費軍餉數千萬,才將倭患徹底消除。
那麼,趁現在倭患還沒有惡化到無法收拾的地步,開放海禁,大力發展海外貿易,象汪直這樣的海商武裝集團是否可以歸順朝廷,並且成為中國發展海外貿易的先鋒?更進一步想到,如今日本正處在戰火紛飛的戰國時期,利用汪直在日本的勢力,是否可以做點文章呢?比如將那個外號叫“尾張的猴子”的家夥給“喀嚓”了,讓日本各諸侯國打得更熱鬧更久一點,省得那幫小日本一統一就開始對外擴張,侵略明朝的藩屬國朝鮮不說,還狂妄自大地圖謀中國?或者把所有姓“德川”的人統統移民到呂宋島上種胡椒,不讓日本出現一個強有力的統一的中央集權政府?
想起了呂宋,又使他聯想到正在瘋狂瓜分世界的兩顆牙——老子的神龍炮比你們的佛郎機牛X多了,哪能容你們猖狂到老子的家門口?別忘了,呂宋那一帶可是老子的地盤,從明太祖朱元璋那時候起就是我大明的藩屬之國……
想法太多,一時間根本理不清頭緒,反正朱厚熜已經激動得不能自持,急不可待地拍著禦案,大聲喊道:“快傳徽商汪直見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