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危機臨近(1 / 2)

見皇上聞言不動聲色,也沒有追究自己罪責的意思,汪直越發地放心了,更加大膽地陳述自己知道的一切,也敢於坦率地說出自己的看法。他承認確實有許多倭寇長期盤踞中國海外,騷擾海疆及沿海各地的安寧,但他卻說,事實上如今在東南沿海地區最大的海外勢力,不是日本人,而是佛朗機(即葡萄牙)人。自嘉靖十九年起,葡萄牙人就在寧波雙嶼和福建浯嶼兩處海島建立了較固定的臨時居留地,在那裏搭棚交易、存棧、過冬,並建有堡壘房屋。長期居於雙嶼的葡萄牙人有1200多,浯嶼則有500多人,還有其他西番諸國近千人,尤其是雙嶼島,已儼然成為一個國際貿易的中轉站,來自日本的,還有西班牙人從美洲運來的白銀從這裏源源不斷地運到內地,換取中國的絲綢、瓷器、棉布和茶葉,全球的商品、財富在這裏交換、中轉、集散……

對於倭寇及中國海盜相互勾結的情況,朱厚熜大致有所了解,明朝的官方資料裏,也曾記載有葡萄牙人前往中國,要求通商貿易,並與明軍發生武裝衝突之事,卻沒有想到葡萄牙人的手竟然伸得這麼長,他們的觸角不但深深地伸到了東方,更已經來到了大明王朝的家門口,讓他感到了一種強烈的危機感:看來,隨著哥倫布、麥哲倫、達.伽馬的航海冒險相繼成功,歐洲地理大發現的浪潮已經席卷全球,西方航海貿易商人的勢力開始瘋狂地向東方擴張。而明朝長期以來奉行的閉關自守的海禁政策以及固步自封的朝貢勘合貿易製度,已經遠遠地落後於時代發展的需要。盡管中國目前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並且會沿著曆史的慣性繼續長期保持這種優勢地位,但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總有一天,中國會被飛速發展的西歐諸國遠遠拋在腦後!三百年後,當西方新的海上霸主英國憑借著堅船利炮,再一次來到東方,要為他們的鴉片和工業革命之後的各種廉價商品打開市場之時,中國,這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曆史,曾創造出無數輝煌的文明古國,再也無力抵抗明火執杖,用軍艦開路,用機槍敲門,橫衝直撞,殺人放火的強盜。於是,緊閉的國門轟然倒塌,昔日輝煌無比的天朝上國成為列強爭相侵吞蠶食的一塊肥肉,中華民族開始了一百多年屈辱和苦難……

看著朱厚熜臉上的表情異常憤怒,甚至還隱約流露出一絲痛苦,汪直以為自己方才說的佛朗機人占據海島,私開互市之事觸怒了皇上,生怕皇上因此而改變了開放海禁的主意,忙又解釋說,那些來中國的西番商人與倭寇不同,他們都是正經本分的商人,“未曾侵暴我邊疆,殺戮我人民,搶掠我財物”,而是以胡椒,蘇木,象牙,蘇油,沉、東、檀、乳諸香等中國稀缺之物與邊民交易,價錢很公道便宜,並以數倍的高價向沿海百姓購買米、麵、豬、雞等日用飲食之物,故邊民樂與為市,“三歲孩童亦知雙嶼為衣食父母”……

沿海百姓對於葡萄牙人的友好態度,幾乎可以稱得上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讓朱厚熜大為震驚。這與他以前所熟知的鄭成功收複台灣、鴉片戰爭、三元裏抗英等等中國軍民團結一心,抵禦外侮的曆史事件實在差別太大。看來,棍棒打不跨經濟規律,大力發展海外貿易,不但是曆史大勢所趨,更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意願,如果還是象那個時空的明朝皇帝和封建官僚階級一樣死抱著“寸板片帆不得下海”的祖製不放,那就真的是逆潮流、背民心的大蠢蛋了!

既然今日之中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貿易中心,更有著西方諸國無可比擬的經濟實力;那麼,如果開放海禁,主動去擁抱世界,利用中國壓倒性的貿易優勢,富民強國,中國的世界中心地位,是否還能再保持500年?鴉片戰爭以後所有的民族災難,是否都可以避免?

雖說曆史無法假設,更無法推倒重來,那麼,在這個時空,就讓我這個莫名其妙闖入曆史的人,來創造屬於我們中國的輝煌,讓這個時空的曆史上,永遠記得我們偉大的中國,永遠記得大明王朝,讓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永永遠遠屹立在這個時空的世界強族之林吧!

想到這裏,朱厚熜感慨地對汪直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你們海商違抗禁海之令,私商番人,貨殖海外;還有那些沿海百姓迫於生計,輸送糧米給西番諸國商人,都是為著求財。看來,朝廷許開海禁確是安民興邦之善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