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壟斷經營(1 / 2)

高拱的話還沒有說完,朱厚熜就大笑起來:“哈哈哈,果然了不得,你高肅卿如此精通商賈之道,若是棄官從商,不出十年必定富可敵國!不過,你以為朕將佛朗機人貨殖往來的關稅稅率定的那麼高是殺雞取卵的短視行為,卻還是沒有理解朕的真實用意啊……”

高拱老老實實地說:“臣愚鈍,懇請皇上予以明示。”

朱厚熜含笑問道:“往年與西番諸國往來貨殖的兩百萬兩貿易總額,都由哪些商賈分潤?”

高拱應道:“回皇上,大半由許氏海商集團包買包賣,其餘由西番諸國海商承擔,其中以佛朗機人為多,十居其九。”

朱厚熜點點頭:“也就是說,我大明與西番諸國往來貨殖,佛朗機人仍占有不小的份額,每年仍要從中賺取四、五十萬銀子的利潤嘍?”

高拱聽出了皇上話語中掩飾不住的不滿,試探著問道:“皇上的意思,可是要拒絕佛朗機人參與西番諸國與我大明的互市貨殖?”

朱厚熜大搖其頭:“非也,非也!既然我大明許開互市,大力發展遠洋貿易,自然要遵循商業規律辦事,斷不可用行政命令幹預正常經貿往來。不過,汪直官商合辦海市的思路倒是啟發了朕,我大明可成立南洋貿易商行,官商各出股份,承辦海市,按股分潤;或可仿照晉商集團開設民市與蒙元諸部互市貨殖的成功先例,在官商合營貿易商行之外,準許海商自行募集民間股本,成立民營貿易商行,隻要民營貿易商行合法經營、照章納稅即可。若因前些年國朝厲行海禁,海商集團發展緩慢,又拿出了若幹銀子購買國債,如今實力不足以自行成立貿易商行,亦可憑借手中所持國債,向朝廷申請貸款,由官家具船給本,並不參與實際經營,亦不幹涉自由貿易,隻是大力扶持民間貿易並衝抵部分國債,緩解日後兌付壓力而已……”

一連串的新名詞聽得高拱如墮雲霧之中,但皇上的意思他還是大致能理解:別看皇上口口聲聲說要遵循商業規律辦事,不能用行政命令幹預正常經貿往來,所有的舉措一言以蔽之——不想讓佛朗機人從大明與西番諸國往來貨殖中分得一杯羹去!

果不其然,朱厚熜又振振有辭地說:“以前國朝厲行海禁,除了招攬西番諸國朝貢貿易,大抵便是走私販私,國朝財政稅源流失難以計數。如今既已廢弛海禁、許開互市,我大明要貨有貨,要人有人,要船有船,為何不能送貨上門,卻要勞煩那些國小勢微的西番諸國海商遠涉重洋,前來貿易?你此前的奏疏中也曾說過,以汪直船隊的運力,不過隻占許氏海商集團五成左右,朕估計,就由許氏海商集團一家承辦我大明與西番諸國往來貨殖,便已足夠了。不過,為要遵循商業規律,還是引入競爭機製的好,多開幾家商行,用經濟手段將佛朗機人擠出市場,由我大明的商行壟斷海外貿易……”

其實,作為大明王朝的皇帝,作為在這個時空中綜合實力最強大的國家——中國的最高統治者,朱厚熜的胃口可不隻是要壟斷中國與南洋各國的海外貿易這麼簡單。

早在歐洲地理大發現之前,中國的大明王朝已經建立了東亞封貢體係,目前被葡萄牙人占據的爪哇、呂宋、滿刺加等南洋小國都是接受了大明王朝國書封敕並定期朝貢的藩屬之國,保護自己的藩屬之國、拯救各國被歐洲侵略者奴役的人民百姓,是宗主國大明王朝義不容辭的神聖職責和光榮使命。早在歐洲人的足跡踏上東方的領土之前的五十年,中國的大航海家鄭和已經率領船隊到達了遠至非洲東岸的許多國家,按照大航海時代“先占原則”的強盜邏輯,中國也完全有理由要求萬惡歐洲侵略者滾回老家去。

除了上述兩個貌似冠冕堂皇的理由,還有一個擺不到台麵上的理由,朱厚熜更不好意思說出口,那便是一直讓他垂涎三尺的東西方香料貿易。

香料主要包括胡椒、肉桂、丁香、肉豆蔻、甘鬆香、檀香、樟腦、苦艾、薑和辣椒等,其中主要是四大香料:胡椒、肉桂、丁香、肉豆蔻,主要產自印度和亞洲的南洋諸島,其主要用途是用作調味品。歐洲人的飲食結構中肉食占了很大比重,但肉食多用鹽煮或在冬天用鹽醃製,味道很單調。用香料一是可以使平淡無味的肉食變得可口;二是去除因沒有冷藏設備而長時間放置的肉食中的異味。因此自從羅馬人第一次嚐到香料的美妙滋味後,香料就成為歐洲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整個歐洲需要大量的香料。但香料產自遙遠的東方,需要經過多次轉手才能運到歐洲,價格十分昂貴。由於香料的貴重,在某些貴金屬匱乏的歐洲國家,甚至還被當成了可以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直接用於購買商品,可以說當時的整個歐洲瘋狂地追逐著胡椒、肉桂、丁香、肉豆蔻等香料,香料貿易也因此成了一種令整個歐洲為之瘋狂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