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海外長城(1 / 2)

看見皇上說著說著突然停了下來,繼而又開始傻笑起來,高拱不明就裏,試探著叫了一聲:“皇上——”

朱厚熜從美好的幻想中驚醒過來,對自己的失態十分羞愧,忙衝著高拱一笑:“肅卿有話但講無妨。”

高拱沉吟著說:“臣愚以為,我大明與西番諸國往來貨殖獲利甚巨,若隻交由許氏海商集團一家承辦,或由我國官民所辦商行壟……哦,壟斷貿易,佛朗機人見財起意,正當貨殖不成,勢必會在海上剽掠過往客商,甚或以此為由,與我大明兵戎相見,此事不可不防。”

朱厚熜點點頭:“這是自然!那些佛朗機人原本就是些不知禮儀、生性暴戾的強盜,即便我朝敞開國門,任其自由商貿,他們也不見得會安分守己,遲早會為貿易爭端而與我國開戰。對於他們,朕隻有一句話,犯我大明天威者,雖遠必誅!”

他的這句話雖剽竊於“明犯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這句名言,但在向來以天朝上國自居的明朝人高拱聽來,卻是無比的振奮人心,他當即慷慨激昂地說:“聖明無過皇上!我大明有雄兵百萬、戰將千員,外虜膽敢來犯,定要叫他有來無回!”

“不錯!朕之所以命元敬在寧海台加緊編練水師,一是為了抵禦倭寇,二也是為了保衛我大明萬裏海疆,日後還要保護我大明的商隊及諸多藩屬之國。隻是我大明水師草草成軍,戰力堪憂,汪直他們船隊尚有自保之力,讓他們提高警惕,小心提防便是。元敬他們目前還以練兵平倭為重。”朱厚熜說:“說到練兵平倭,朕以為,有一件事如今倒可以去做了。”

“請皇上明示。”

朱厚熜卻不急於揭示答案,反而問道:“你曾去寧波雙嶼島宣旨招撫各大海商集團,依你之見,他們可是忠心為朝廷效命嗎?”

高拱說:“回皇上,目前勢力最大的兩大海商集團之中,許氏海商集團因朝廷嚴厲懲辦了曾興兵進剿的浙江巡撫郭萬象等亂臣賊子,為他們的頭目許一、許三報了仇,並追贈了許一、許三等人諡號,自首領許二以下,諸人無不頌揚皇上聖明,甘願誠心歸順朝廷,為國效力。福建海商集團李光頭等頭目匪性十足,桀驁難馴,雖說接受了朝廷封授的官職,卻提出了自行其事、‘聽宣不聽調’等非分要求,為臣嚴詞拒絕。眼下因元敬在寧海台編練水軍,李光頭等人格於朝廷兵強勢大,不敢再私行剽掠往來客商,但其桀驁之誌終究未消,且與倭寇勾結日久,臣恐他們日後仍有降而複叛之舉。”

朱厚熜沉吟著說:“畢竟他們海商多年受海禁之苦,對朝廷心有疑慮也在情理之中,朕姑且容他們觀望一時,更不做誅心之論。不過,都說海商為寇是被朝廷海禁所迫,市通則寇轉為商,市禁則商轉為寇。朕如今已廢弛海禁,許開互市,若還是不遵國家號令、朝廷律法,仍有騷擾商路、剽掠海商或勾結倭寇之情事,朕也就再難容他們。讓元敬他們提高警惕,加強戒備便是,倒不必過於擔心。不過,把對日貿易交給他們一家經營,就有養虎為患之虞。朕以為,經過這麼兩年的考驗,看來汪直確是一個有用之才,對朝廷也是忠心耿耿,那麼,就讓他轉而開拓、經營東洋航線。一是牽製李光頭等人;二來,朕當初交給他的兩項使命也該著手去完成了。”

當日汪直入覲,高拱在奉旨參與,知道皇上交給了汪直兩項重要使命:一是宣諭日本各諸侯國大名、諸島島主,約束部屬不得下海為寇,釜底抽薪,永消為禍大明海疆的倭患;二是將汪直當初帶到日本種子島的會造火槍的佛朗機人禮聘到中國來,不讓火槍和彈藥的製造技術擴散到日本。因此,高拱忙躬身應道:“臣遵旨,一俟汪直回國,臣便命他著手北航日本。”

朱厚熜點點頭:“你方才說汪直擔心這一趟下南洋與西番諸國貨殖的利潤會大不如前年,朕認為或許也沒有他想的那麼悲觀,江南絲綢棉紡業日漸複蘇,對染料蘇木的需求量勢必也會大增,僅此一項,利潤還是有保證的。即便不如前年也沒有關係,朕原本還舍不得他每年能為朝廷賺到的那一百萬兩銀子,如今既然利潤沒有那麼多,朕就可以放手把那條線路交給許氏海商集團了。許氏集團也不必象汪直那樣,為了給朝廷上繳利潤而克扣那些參股海商和他自己,隻要遵守國家法紀和朝廷號令,即可享受晉商的優惠政策,除按貨物所值繳納一成關稅之外,每年另上繳三成利潤給朝廷。你方才說我大明與西番諸國的海外貿易一年總額約二百萬兩,他們能占到七成的話,便是一百四十萬兩,朝廷從這個環節可收到十四萬兩的榷稅,按五成的利潤率而論,利潤可達七十萬兩,上繳三成也有二十一萬兩,連同榷稅恰好是一半,朝廷和他們各賺三十五萬兩,公平合理,大家發財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