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編之後,東海艦隊全軍將士士氣高漲,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飛越汪洋大海,將長期為禍東南沿海諸省的倭寇一鼓而滅,蕩平大明萬裏海疆。剛剛被編入東海艦隊陸戰隊的營團軍前軍和河南衛所軍也紛紛請纓出戰。但戚繼光考慮到,陸戰隊雖說經過了漫長的海上顛簸,官兵對船上生活有了初步的體驗,但與成為一名合格的海軍士卒還有很大的差距,便好言勸阻了求戰心切的曹聞道、錢文義等各位陸戰隊將領,命他們立即帶著麾下將士投入緊張的適應性訓練之中,並安排各級軍官分批進入東海艦隊隨營講武堂習學水戰及水陸協同作戰之法,還下了死命令,上至曹聞道、錢文義兩位師長,下到連排長,若不能得到隨營講武堂總教習汪宗瀚“優等”的評價,一律不準率部參戰。曹聞道、錢文義都曾在戚繼光麾下任職,早就見識過這個青年軍門說一不二、言出必行的風格,都愁眉苦臉地進了隨營講武堂,老老實實當一名武童生。
不過,盡管戚繼光口口聲聲說“皇上有聖諭曰‘慎於初戰’,我等不可輕敵冒進”,並以此為由勸阻了旁人,他自己卻坐不住了,不待陸戰隊訓練結束,就留下第三分艦隊承擔日常訓練及巡防任務,副提督汪宗瀚留守大營統領全軍,自己帶著早已迫不及待的第一、第二分艦隊組成一支龐大的遠征艦隊,揚帆東進,浩浩蕩蕩的朝著徐渭曾在海輿全圖上指點出的那個距離大陸最為遙遠的海外孤島殺去。
根據許氏海商集團提供的情報,這個海島之上盤踞有倭寇近千人,而東海艦隊此次行動嚴格遵照皇上“慎於初戰”的上諭,光是五桅大戰船就有二十艘,還有上百艘戰座船等輔助艦和補給艦,總計投入兵力上萬人,兵力對比在十倍以上。
說起來好笑的很,戚繼光雖是明軍年輕一輩中一時翹楚的大將之才,可他畢竟不是水師出身,又沒有親身經曆過真正的海戰洗禮,就憑他跟著汪宗瀚學過的那點三腳貓的水戰之法,目前還想不出什麼高明的戰術,不過這個時代的海戰對艦隊戰術和水師將領的指揮才能要求也不是很高,朱厚熜剽竊自俞大猷的那麼一句“海上之戰無他術,大船勝小船,大銃勝小銃,多船勝寡船,多銃勝寡銃而已!”便被他奉為至寶並發揮到了極致,以東海艦隊大部兵力圍剿一個小島,完全采取的是“牛刀殺雞”的戰術。
盤踞在海島上的倭寇哪裏見過這種陣勢,一看見這麼龐大一支武裝到牙齒的艦隊殺氣騰騰地開過來,當時就嚇壞了,大部分倭寇下了軟蛋,趕緊搶船逃跑,可這隻能是讓自己死的更快一點——那些倉皇逃跑的船隻成了東海艦隊移動靶射擊訓練最好的靶標,經兵工總署改良,專為戰船設計製造的禦製神龍炮射程遠,威力大,一發炮彈砸過去,就算是最大的倭船也被轟成了兩半。遇到沒有火力的小舢板,戚繼光連炮彈也舍不得用,命令直接拿船撞擊,全速開進的五桅戰船別說是撞到船上,單是帶起的浪花也能把那小舢板掀個底朝天,船上的人便成了生活在中國領海區域內的大大小小各種海魚的美餐。
逃跑不行,個別有骨氣不服輸的倭寇就開始操著大炮還擊,發了兩炮才明白,原來這仗根本就沒法打,自己的炮火連敵人的船邊都摸不著;而一開炮,立即就能招來四、五發炮彈的回擊,炮位上連個完整的屍體都看不到。
東海艦隊把倭寇打的欲哭無淚之後,就派懂得倭國話的通事拿著個鐵皮筒子對海島喊話,不外乎就是“小鬼子們,繳刀不殺,大明軍優待俘虜!”之類的話,接著就看見一群倭寇拖著沉重的腳步從寨子裏排著隊走出來,把一長一短兩把倭刀整整齊齊放在地上,然後垂頭喪氣地跪在那裏。
東海艦隊的兵士乘著舢板登陸,手裏端著火槍,將跪滿一地的倭寇團團圍住,明晃晃的刺刀抵在倭寇的鼻子上,大喝一聲:“八格牙鹿?”
這是東海艦隊人人耳熟能詳的一句倭國話,意思是問他們“願意不願意投降”。不用說,這是出於朱厚熜的聖諭。
在那個時空,朱厚熜是個入黨積極分子,知道不給出路的政策不是無產階級的政策,便在審閱東海艦隊呈報的平倭方略之時專門做出批示,要求明軍嚴格遵守“三大軍規八項鐵律”,尤其要注意俘虜政策,願意投降的一律不殺。還特下手劄,命戚繼光專門教給了東海艦隊全體將士一句倭國話“八格牙鹿”。皇上都這麼說了,東海艦隊各艦上的那些會倭國話的通事誰也不敢冒著殺頭的危險去顯擺自己的能耐,公然指正皇上的謬誤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