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牛刀殺雞(2 / 2)

其實,從小看著《地道戰》、《地雷戰》長大的朱厚熜又何嚐不知道“八格牙鹿”的真實意思,隻是,他更知道,14世紀初,天皇代表的公家勢力與幕府將軍代表的武家勢力爭權奪利,矛盾日益激化,日本分裂為南北朝,經過漫長的戰爭,公、武兩家勢力更進一步削弱,日本就進入了群雄割據、小國林立的戰國時代,那些地方諸侯,上至戰國守護大名、下到一城城主,為了擴大地盤、掠奪財富而相互攻殺不休。在戰亂中,許多武士因家主戰敗身死而淪為浪人,在日本國內無以立足,隻好流竄到中國沿海地區,糾結團夥進行武裝走私兼搶劫,所以說倭寇雖然十分猖獗十分凶殘,性質卻很單純,幾乎可以算是為生活所迫而逼上梁山的窮苦大眾,完全有實踐戰俘思想改造計劃的可能;而且,從日後占領日本的長遠戰略高度考慮,培養一批親華的日本武士不但很有必要,更是當前一大迫切需要。為此,他創造性地想出了用“八格牙鹿”來甄別戰俘的主意——照他的觀點,罵不還口的日本人雖然賤,但也比那些死不悔改的畜生更有當順民的潛質,這樣的人即便當不上幕府將軍,當個戰國守護大名還是蠻不錯的嘛!

東海艦隊的將士們根本不能體會到如此深遠的聖心,加之前身江防軍兵士多為江南諸省人氏,對長期為禍大明海疆,騷擾擄掠東南沿海諸省百姓的倭寇早已恨之入骨。他們認為,對這些禽獸不如的東西應該直接 “喀嚓”一刀了事,然後提著腦袋去報功,何必要多此一舉,讓這些畜生白白糟蹋大明朝的糧食?但他們也不敢違抗聖命。

不過,讓他們覺得奇怪的是:那些倭寇明明已經自動放棄了抵抗,怎麼還有那麼多人聽到這句“八格牙鹿”之後暴跳如雷,還要回敬一句“八格牙鹿”,難道他們還要問我們“願意不願意投降”嗎?被俘虜以後還這麼囂張,簡直是反了天了,對這種冥頑不靈的敵人還能有什麼辦法?於是,很多士兵就拿明晃晃的刺刀將這些死不投降的俘虜送回到了老家,或者用他們的脖子試了試新繳獲的日本武士刀的鋼火。

當然,在鋼鐵一般的大明軍規和戚繼光嚴明的軍紀約束下,東海艦隊不會幹出虐殺降卒那樣有違天理人道的事情,因此那些聽到明軍將士說“八格牙鹿”而默不作聲甚至點頭哈腰的倭寇沒有受到任何人身傷害,都被捆綁起來押到船上,經過各艦的軍官和通事詳加審問,打聽出占據在其他海島之上的倭寇團夥的情報之後,這些俘虜都將被送到明軍設在鬆江府近海崇明島上的戰俘營裏嚴加拘管,從事屯田進行勞動改造,並接受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感化。

在東海艦隊的兵士用“八格牙鹿”甄別俘虜,許多倭寇為之掉了腦袋之時,有那麼幾個人叫了起來:“軍爺饒命,軍爺饒命,小的是大明百姓,不是混蛋倭寇。”

東海艦隊的兵士看看這幾個一身倭人打扮,連頭發都梳成雞屁股一樣朝天衝的小辮,卻操著一口流利的中國話的家夥,疑惑地問道:“你們真是大明百姓?”

“是是是,小的千真萬確是大明百姓,是被倭寇掠來——啊!”那幾個人的求饒聲變成了淒厲的慘叫聲,幾把刺刀從不同方向刺進了他們的身體。

東海艦隊的兵士還不解恨,將刺刀狠狠地在他們的身體裏攪了一攪才拔了出來,然後一腳踹在那搖搖欲墜的屍體之上:“操你媽的!大明百姓之中怎麼還有你們這樣豬狗不如的東西!十八代祖宗的臉都讓你們丟盡了!”

這當然不能怪東海艦隊的兵士嗜血,更不能指責他們濫殺無辜,他們其實是在不折不扣地執行戚繼光的將令:對於混跡在倭寇之中助紂為虐的中國人一律斬首不饒。

照戚繼光的解釋,自朝廷廢弛海禁、開放海市以來,海商而入寇者均已幡然悔悟,改邪歸正,或回歸故裏本分經商,或率領部眾投奔各大商幫正正經經地跑船趕海市。那些至今仍滯留海外孤島、與倭寇勾連為禍者,多是死不悔改的巨寇慣匪,留之無益,不如盡數殺之,以絕後患,更儆效尤。他的這一將令得到了全軍將士的一致讚同和堅決執行。

見到“支那兵士”如此“凶殘”,當他們再問“八格牙鹿”時,默不作聲甚至點頭哈腰的倭寇更多了,甚至有許多人索性就跪趴在地上,一邊叩頭一邊說:“我的,八格牙鹿的幹活”。

馴服野獸,皮鞭必不可少,還得比野獸更要凶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