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帝王心術(2 / 2)

朱厚熜點點頭:“朕就知道,東樓是不會讓朕失望的。”接著,他又轉向了麵如止水的高拱:“肅卿,既然定下來由徐渭出任東海艦隊參謀長,你可先給元敬寫信告知此事,讓他著徐渭先將參謀部的架子搭起來,一俟朝廷批複,即可投入運作。如今文官士子中通曉軍事之人不多,他們可先從東海艦隊隨營講武堂中遴選年輕有文化且有實戰經驗的中低級軍官改任參謀,參謀部諸多參謀的分工亦可按朕與你說的那些,將太公薑尚《六韜》中合用於今日今時的拿來一用。至於這些參謀是保留武職還是改授文職,由內閣李閣老與兵部曾部堂參詳酌定。”

不用說,這是朱厚熜玩了一個花樣。不用說,他也知道,次輔李春芳和兵部尚書曾銑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那些粗魯不文、未經科舉的武人改授文職,而那些擔任參謀的中低級軍官經過戰爭的洗禮,軍事指揮才能得到鍛煉,不但日後能憑軍功升遷至各軍師旅團的主官,大大提高明軍的戰力;也為日後由職業軍人出任各級參謀長埋下了伏筆。帝王心術,鬼神不言,但朱厚熜玩的這點小伎倆,自然瞞不過混跡官場幾十年的李春芳和曾銑,隻有高拱這個夏黨中的後起之秀出麵,他們兩人興許會賣個麵子給高拱,不會公然反對此議。

這幾乎成了禦前辦公廳成立半年來固定的議事模式。朱厚熜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總要征詢高拱和嚴世蕃的意見,兩人都通曉朝章國典,卓有雄才,又是勢同水火,一個人提出的建議稍有考慮不周之處,立刻被另一個人抓住漏洞予以攻訐,在他們爭辯的過程中,朱厚熜就能折中他們兩方的意見,做出正確的決斷。這樣做既能確保朝政不致有失,又能保證政令暢通無阻——嚴世蕃是當朝首輔的兒子,高拱背後站著勢力強大的嚴黨,他們兩人的意見即便隻有一部分被皇上采納,嚴、夏兩黨都不會公開反對。所以,這半年來,朱厚熜越來越覺得自己當初許嚴世蕃入禦前辦公廳任職是一大妙手。

唯一讓朱厚熜感到遺憾的是,自己曾與張居正有三年之約,一時還不好將他也招攬至身邊。否則的話,文官集團三大派係的代理人齊聚禦前辦公廳,不但熱鬧非常,還能確保權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比起他們背後站著的夏言、嚴嵩和徐階三位老奸巨滑的官場油子,高拱、嚴世蕃和張居正三位年輕人要好對付的多了;而且撇開嚴世蕃這個奸臣犬子不說,高拱、張居正可都算是一心為公的國之棟梁,日後更要為朝廷所大用,早早地讓他們接觸到軍國大政並悉心培養,更有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

朱厚熜還在暗自得意,就聽到外麵有人奏報:“奴婢呂芳躬請聖安。”

“進來吧!”朱厚熜揚聲說:“跟你說了多少次,你進這東暖閣不必通報,總是不聽。”

門外還是響起了一聲以頭碰地的聲音,呂芳顯然是叩頭之後才起身,走了進來。

見著呂芳進來,高拱和嚴世蕃都站了起來,同時施禮。但高拱隻是略一拱手,而嚴世蕃已深深一揖拜了下去:“下官見過呂公公。”

呂芳自江南回來之後,朱厚熜不好意思讓他再回乾清宮給自己端茶倒水,就讓他出任了尚寶監掌印,替自己把著用印的關口,還讓他與陳洪共同執掌合並了東廠和鎮撫司的錦衣衛。這且不說,他最忠心的幹兒子黃錦調任禦馬監掌印,掌管內宮兵馬。滿朝文武都清楚,這位深得皇上信任的呂公公如今雖不在司禮監,卻依舊還是權勢熏天的中宮第一人。隻有如高拱這樣剛直自負的人才會老老實實地遵照國朝禮儀法度,與呂芳這個四品中官平禮相見;而聰明圓滑如嚴世蕃者,無不還是把他當成“大明內相”尊之禮之。

呂芳一邊側身避讓,一邊回禮,說:“高大人、嚴大人,老奴有事要奏陳萬歲爺,請兩位大人回避。”

呂芳如今掌控著朝廷唯一的特務機構,自然有許多不能為外臣所知的機密之事要向皇上造膝密陳,高拱和嚴世蕃都識趣地退出了東暖閣。

其實呂芳很少象今天這樣,徑直前來東暖閣趕走皇上的兩位秘書,要立刻奏事,朱厚熜心裏也有些緊張,一俟高拱和嚴世蕃出去,就急切地問道:“又是哪裏出亂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