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冷冷地說:“朕知道你覺得委屈。可你或許並不知道,這已經是朕看在你年幼無知的份上,對你法外施恩,給你留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照朕的本意,該將你即刻打入冷宮才是!”
春情更是花容失色:“奴婢……奴婢不知道哪裏惹惱了主子……”
朱厚熜沒有理她,對春意說:“你可知道朕方才為何說你說錯了嗎?”
春意戰戰兢兢地說:“奴婢……奴婢不知道……”
朱厚熜冷笑著說:“神仙宴,哼哼,神仙宴!一頓飯要花去幾百戶百姓數千人一年的吃穿用度,那確實不是你們可以享用的,但那也不是朕所能享用的!朕坐擁天下,富有四海,別說是兩千兩銀子吃一頓飯,哪怕一頓飯花上兩萬兩銀子也未嚐不可。可朕若是真的那樣做了,不單要被天下人罵做驕奢淫逸,我大明朝也就亡國有日了!別以為朕是在危言聳聽,你們知道不知道,古往今來,商紂王、隋煬帝、陳後主,這些亡國之君哪一個不是因驕奢淫逸而敗家亡國毀身的?所以朕原本打算把你冊封為才人,你卻不明白這個理,隻能先封為婕妤。”
說到這裏,他扶起了顫栗不已的春意,拉著她的手坐在了自己的膝蓋上,溫言撫慰道:“不過,你這麼小的年紀,就能懂得惜福養生的道理,還能懂得體恤百姓的性命,讓朕不勝欣慰之至。日後回到宮裏,你好生讀些書,增長點識見,再徐圖晉升也不遲。”
接著,朱厚熜又轉頭對著跪在一旁珠淚漣漣的春情說:“昨夜你侍寢之時,就曾說過類似的話,朕沒有跟你計較,還苦口婆心地開導你,你卻還是沒有長進。所以,縱然朕再喜歡你,也隻得封你為昭容,既是責罰你,也為後來人之誡!再者,你且要記住,你若不自省悔過,朕今生永不見你!”
春情這才想起昨夜與皇上雲雨初交之時,自己提說讓皇上也照鎮國府浴房的規製在乾清宮裏建一個的那些話,其實已經給皇上的心裏留下了一個疙瘩,不由得深深懊惱自己持寵忘形,說了這許多不該說的話,不禁痛哭失聲:“皇上,奴婢、奴婢是無心的……”
看她傷心欲絕的樣子,又想起了昨夜那樣抵死纏綿的旖旎風光,朱厚熜突然覺得有些心疼,便緩和了語氣,說:“你雖沒有春意出身那樣淒苦,也沒有她的遭遇那樣悲慘,但你既說自己當初曾被江南逆賊掠入宮中,想必也是窮門小戶人家出身,隻十二歲便遭此大厄,雖因年幼,未曾受人**,那半年多裏擔驚受怕,也真是可憐。但你既被選入宮中服侍朕,就應懂得宮裏的規矩,不該媚惑人主優遊嬉戲,耽於享樂。讀過《女誡》嗎?”
所謂《女誡》,是明太祖朱元璋開國之初就讓人編寫的一本書,旨在訓誡所有內宮嬪妃眷屬隻能謹守女人本分,不得幹政。違者輕則打入冷宮,重則處以極刑。曆代所有被選入宮中充掖宮闈的秀女,無論貴賤,都得讀這本書。此外,朱元璋還在宮裏立有紅牌,其上鐫刻有後宮嬪妃不得幹政亂政的祖宗家法。
終明一朝,外戚後族並未釀成多大的禍亂,一是因為明朝一改前朝選妃注重門第出身的傳統習慣,多從民間小家碧玉中選皇後,後族爵位雖高,卻基本沒有實權;二是曆代皇帝恪守祖訓,對後妃幹政一事防範甚嚴;其三便是有這本《女誡》和那塊紅牌的警示訓誡,如同時刻懸在後妃頭上的達摩克斯之劍,令她們隻能本分事君,不敢持寵嬌縱。
誠如朱厚熜所言,春情確實是窮門小戶人家出身,小小年紀又被掠入南都宮裏,確實沒有讀過多少書,但皇上說的《女誡》卻是讀了好多遍的。呂芳將她們買下來之後,就每人發了一本,著她們仔細去讀,還請了飽學端方的儒生為她們講解,不敢說倒背如流,書中要旨都是爛熟於心的。此刻聽皇上提起這本書,春情陡然想到自己的那些話往重裏說都是在“幹政”,頓時心驚肉跳,這才明白方才皇上為何說冊封自己為昭容已是法外施恩,越發哭的傷心了:“皇上,奴婢……奴婢知道錯了……”
“知道錯了就好。其實,朕提起《女誡》並不是為了拿出祖宗家法來嚇唬你們,而是讓你們明白,朕是萬民的君父,你們這些人就是萬民的主母,亦是一國之母妃,若不是謹守禮法和朝廷規製,何以母儀天下,為臣工百姓之女眷做一榜樣?”
略微停頓了一下,朱厚熜看著春情,又接著說道:“朕送你三個字:不忘本。你本是窮門小戶出身,如今進了宮來伺候朕,身份確實與往日不同了,但切切不能忘本。人若是一旦忘了本,就難為世人所容,亦難為天地所容!再者,你們身為嬪妃,不但要伺候朕,或許還會生下我大明朝下一代的皇子,你們若是忘了本,朕的兒子便會窮奢極欲,成為名為天枝,實為棄物的國家蛀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