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三眼神銃(2 / 2)

就在兩軍相接的短短一瞬間,就有無數的明軍騎兵和蒙古武士落馬倒地,他們的血從鎧甲的縫隙中潺潺而出,浸入塞外大地萋萋的野草之中,再也分不出彼此。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漢蒙兩族,血肉相連,永為至親嗎?

短兵相接,蒙古武士人數上的優勢就凸現了出來,每一個明軍騎兵的周圍,就有兩個甚至三個蒙古武士,他們手中的長刀帶著死亡的氣息,從各個方向劈刺而來,就象是死神的鐮刀,無情地收割著生命。還有一些蒙古武士,仍握著弓搭著箭,遊離在戰團之外,他們帶著陰冷的表情,漠然注視著同伴和明軍纏鬥在一起,弓弦不時輕輕一顫,就有一支利箭飛進戰團,一位正在與對麵的蒙古武士廝殺的明軍騎兵的咽喉或是其他沒有鎧甲掩護的要害之處就會綻放出一朵血花,頓時應弦落馬。

象這樣在人群之中精準無比的狙殺敵人,也隻有從學會走路開始就要學習騎射,射術天下第一的蒙古武士能夠做到。

身邊的幾名兵士突然中箭落馬,李二狗猛然醒悟過來,高聲叫道:“狗娘養的放冷箭!”

可是,即便清楚地知道敵人施出這樣卑鄙陰毒的招數,明軍依然毫無還手之力--他們並沒有裝備有防禦弓箭的盾牌,即便裝備了,由於雙手要齊握著三眼神銃的銃身與敵人拚殺,也騰不出手來舉盾防備那突如其來的冷箭!他們唯一能做到的,隻是把滿腔的怒火發泄到麵前的敵人身上,在自己被冷箭射中之前,幹掉這些狗娘養的,幹掉一個夠本,幹掉兩個就賺一個!

六百明軍騎兵對陣五千蒙古武士,結果是不言而喻的,混戰在一起沒多久,已有數百名明軍騎兵永遠倒在了塞外的大地上,剩下的一兩百人也都無一例外地掛了彩。

但是,值得他們自傲的是,在他們的麵前,倒下了幾乎同樣多的蒙古武士。而以往,每一個蒙古武士的性命,至少要明軍兩三名兵士去換。

更多的蒙古武士圍了上來,將僥幸不死的明軍騎兵團團包圍,象獵手一樣在外圍承擔狙殺任務的神箭手們也不再施放冷箭--己方已占盡優勢,三五個蒙古武士圍攻一位明軍騎兵,就沒有必要再用這種卑鄙陰毒的招數,何況明軍已陷入重圍之中,左衝右突,這個時候射箭,還會誤傷自己人。

張五哥奮力一擊,砸倒了自己麵前的一個蒙古武士,大聲喊道:“弟兄們,靠過來!”

幸存的明軍騎兵都逼退了各自的對手,圍攏到了張五哥的身邊,背靠著背結成了一個巨大的環形防禦圈,這樣做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被敵人圍攻的可能。

但是,這樣做,同樣也大大增加了被敵人冷箭射殺的可能。

那些神箭手們再次伸出兩指,從箭壺中拈起了一支喂了毒的狼牙箭,搭弓開弦,對準了戰團之中的明軍騎兵。

盡管蒙古人早在成吉思汗崛起於草原之前,就已經開始往箭上塗抹見血封喉的毒藥,但這依然不防礙他們認為自己是最高貴最勇敢也是最光明磊落的武士。幾千名高貴勇敢光明磊落的蒙古武士圍攻一兩百名蠻子,竟然還要施放冷箭,連他們自己都有些難為情,就都情不自禁地扭頭過去,用目光請示陣後的統帥亦不刺。

亦不刺正在凝視著那一群陷入重圍之中的蠻子騎兵。

他自然知道,自己手下那些神箭手引弓不發,卻回頭看自己的用意。但是,他卻猶豫了。

大軍驟然現身,朝著蠻子騎兵疾奔而來,蠻子騎兵就施放了煙花為號,顯然是在向本陣示警,按說,作為前哨巡邏查探敵情的斥候,他們的任務已經完成,完全可以掉轉馬頭逃回本陣。可是,他們沒有,反而以區區數百的兵力向自己的幾千大軍主動發起了攻擊……

原本以為那些蠻子隻是仰仗著火器之利,沒想到,近身肉搏也是如此驍捍。每一個人倒下,就有一位高貴而勇敢的蒙古武士被長生天召喚回自己的懷抱……

在此前長達十幾年的征戰生涯之中,他隻遇到過一次這樣強悍的對手,那就是五年前的大都朝陽門下,那名渾身浴血的少年將軍和他的部下,同樣是麵對數十倍於自己的蒙古武士,也如今天這樣死戰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