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賜名贈書(2 / 2)

略微停頓了一下,朱厚熜又笑著對李時珍說:“高肅卿的彩頭不白得,朕的彩頭就更不能白得了。除了撥給你二十名醫護兵做助手之外,朕再送你兩樣東西。”

說著,他從禦案上捧起了一隻雕刻著精美花紋的楠木盒子,遞給了李時珍,說:“打開來看看,興許你能用得著。”

李時珍打開來,隻看了一眼,就驚喜交加地叫了起來:“《本草品彙精要》……這、這是《本草品彙精要》!”

史載,明弘治十六年八月,孝宗弘治皇帝下詔,命太醫院編修一部藥典。司禮監掌印太監劉文泰遵上諭,組建了一個設有總督、提調、總裁、副總裁、篡修、驗藥等九種職位的修撰班子,包括謄錄、繪畫人員在內共計49人。編撰者按照宋人唐慎微的《證類本草》舊例順序,把入藥之物分為玉石、草、木、果等10部,每部分為上、中、下三品編寫,全書共收藥物1815種,正文用朱墨兩色分寫。正文之前繪有精美的彩色寫生圖達1358幅之多,是中國第一部大型彩繪圖書。同時編撰者舍棄了當時已比較成熟的雕版印刷技術,而由14位工匠分色繕寫文字,8位宮廷畫師負責繪圖。曆時一年半,藥典編纂完成,明孝宗欽定名曰《本草品彙精要》,並親自撰寫序言,仿照《永樂大典》格式裝幀成36冊,裝入楠木盒中保存,是為明代宮廷的正統抄本。

但是,此書完稿後僅兩個月,明孝宗卻意外“駕崩”,其死因成為天大疑案。而原書編纂人員中的49人中有12人涉嫌謀害孝宗皇帝,遭到查辦,於是這部《本草品彙精要》就被一直封藏在宮中內庫裏。李時珍早就聞說了這本書,更對之心儀已久。但他雖在太醫院供職,又得到了呂芳的關照,能自由出入內廷禦藥庫,卻也不敢覬覦這部關係到前代皇帝生死之謎的禁書,一直引以為憾。

見李時珍欣喜若狂,朱厚熜笑道:“對它心儀已久了吧?這是皇家庫藏,原本當然不能給你。三個月前,朕命內廷刻經局完全仿製原來的格式,給你抄了一本。一是供你編寫《本草綱目》時做參考之用;二來對你也是一種鞭策,希望你能寫出一部超越這本前代官修本草的鴻篇巨著!”

李時珍已經哭得稀裏嘩啦,“撲嗵”一聲跪了下來,將頭在磚地上磕得山響:“微臣……微臣……磕謝浩蕩天恩……”

朱厚熜驚慌失措地將他扶了起來:“李先生且不能如此!你的腦袋可是我大明一寶,說是金不換都失之過輕,若是磕壞了,朕的這一番苦心孤詣可就全泡湯了!”

高拱突然靈機一動,說:“皇上,微臣有個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朱厚熜把眼睛一瞪:“你高肅卿如今還學會繞彎子了啊?講!”

“是,皇上!”高拱說:“微臣雖不懂醫術,卻也知道編撰《本草綱目》一事絕非旦夕可以奏功,但我大明百姓因用藥失誤而送命者時刻有之,不若由李先生一邊研讀此書,一邊進行校對,一年半載確認無誤之後,將其改個名字先刻印成書,用以指導醫者治病救人……”

高拱的話還沒有說完,朱厚熜就大笑了起來:“此事就這麼辦。象這樣耗費頗多精力才編撰而成的醫藥寶典,隻用作宮廷典藏實在太可惜了,應該馬上刊行天下,造福黎民嘛!朕真是疏忽了,竟沒有想到此節,真是慚愧!”

高拱的一個建議,就讓皇上把以往連太醫都不能看到的宮廷禁書翻刻並刊行天下,李時珍先是一愣,接著又是“撲嗵”一聲,給高拱跪了下來:“李時珍代全天下的醫者、病患叩謝高大人恩德……”

皇上尚且不受這位“李先生”的叩拜大禮,高拱怎能僭越?一邊連聲叫著“豈敢豈敢”,一邊拚死拚活地把李時珍拽了起來。

朱厚熜讚歎道:“朕此前聽說你李先生給人看病,無論病患官居幾品,從不假以辭色,在京城素有‘冷麵神醫’之稱,沒想到,今日卻為了天下醫者、病患而向朕和高肅卿下跪致謝,可見你也是一位麵冷心熱的癡人!所謂醫者父母心,有你這樣的醫者,真是全天下百姓的福氣!不過,高肅卿更為難得,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提出這樣的建議,彌補了朕的疏忽之處。正所謂良醫醫人,國醫醫國,你高肅卿不愧是朕一直看好的大明國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