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改稻為桑(1 / 2)

嘉靖二十八年匆匆而過,轉眼就到了嘉靖二十九年的正月十六,朝廷例行春假一完,朱厚熜就主持召開了當年的禦前財務會議。

戶部前前後後忙了一個多月,總算是把嘉靖二十八年各部開支核算清楚了,與年初的預算相比,禮部、兵部都大大超支,其中,禮部超支了150萬;兵部更是超支高達340萬。不過,各部結算賬單報到內閣集議,四大閣員誰也沒有提出異議,嚴嵩笑嘻嘻地拈著那支“樞筆”遞給了徐階:“少湖啊,老朽掌禮部,李閣老分管兵部,馬閣老掌戶部,這個票隻有請你來擬了。”一向滑頭的徐階毫不猶豫地接過了樞筆就擬了票,內閣閣員兼戶部尚書馬憲成更是看也不看就提筆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呈送禦覽。

今天的禦前財務會議上,先由戶部報告當年各項賦稅收入,審核去年的各項開支。按照朝廷規製,結算的賬單與年初的預算不符,戶部有權提出疑問,責令超支各部做出說明,盡管大家心裏都十分清楚禮部、兵部超支的原因,但程序還得照著朝廷的規製走完。

內閣首輔兼禮部尚書嚴嵩說的理直氣壯:

嘉靖二十八年朝廷喜事接二連三,禮部超支的150萬兩銀子中,有30萬兩是用於應付朝廷各項禮儀大典。一是冊封皇十子朱載基、皇十一子朱載埴為親王。皇十子朱載基為惠妃許氏所出,生於嘉靖二十三年年底,因遭遇薛林義、陳以勤謀逆奪宮之變,胎裏受了驚嚇,身子一直贏弱多病;皇十一子朱載埴為榮妃陳氏於嘉靖二十五年所出,長得虎頭虎腦,十分伶俐可愛,甚得皇上歡心。二是冊封了兩位妃嬪婕妤春意和昭容春情,最值得百官萬民歡欣雀躍的是,兩位新晉妃嬪雖說年紀尚幼,卻是有福之人,承蒙皇上雨露之恩不久即懷上了龍種。如今兩王並封,兩位新晉妃嬪又都已有身,顯示皇上廣有子嗣、朱明皇家枝繁葉茂,既是皇上之喜,更是朝廷百官及天下萬民之喜,花個10萬兩銀子來辦這兩件喜事,誰敢說半個“不”字?還有其三,那就是午門獻俘大典。當年引導韃靼圍攻京師的罪魁禍首仇鸞終於伏法被誅,皇上又遍賞群臣,眾人或多或少都得蒙聖恩,總計又花去了10萬兩銀子。

有這三件喜事,又知道大明王朝財政狀況大為好轉,當年節餘高達350萬兩銀子,朱厚熜高興之餘,就想小小的奢侈一把,厚著臉皮跟馬憲成商量,能不能再拿出10萬兩銀子賞賜宮眷及內臣?按理戶部太倉存銀隻能用於開邊、治河、撫民、興教等軍國大事,皇上要賞賜宮眷內臣隻能從內庫中開支,動用國帑就是違製。可是,誰都知道,皇上上體國難,下憂民困,自嘉靖二十二年起,就將宮中的用度一再削減,逢年過節賞賜少的可憐,諸多妃嬪的首飾頭麵多年也未曾更換過新的式樣,早就陳舊過時,寒酸得還不及有些豪強富戶家中的女眷,實在有損天家體麵和朝廷威儀。即便如此儉省,宮裏的開銷也是入不敷出,把內庫存銀抖落了個幹幹淨淨。因此,朱厚熜的這個要求不但沒有引起朝野內外清議的詰難,甚至不少人心裏還在暗自腹誹皇上:遇到這麼大的喜事,皇上怎麼卻未改往日慳吝之本色,總計才花10萬兩銀子,上百宮眷、幾千內臣每人才能分到幾兩幾錢?堂堂一國之君,未免有點小家子氣了……

比之這30萬兩開支,剩下的120萬兩,戶部超得更是名正言順:皇上巡幸草原,招撫蒙元各部;各部順應天命,遣使來朝,這120萬兩全部用於前前後後各項賞賜上麵,錢是皇上以朝廷的名義花出去的,賬都記到了禮部的頭上。除了楊繼盛那樣的迂腐書生覺得封賞太濫靡費國帑而憤然上疏抗諫,落了個“書生誤國,妄言幹政”的罪名被貶謫充軍之外,熟悉政務邊情的官員都知道,這120萬兩花得太值了--不說四夷俯首稱臣、朝覲天朝是大明兩百年來前所未有的一大盛事,四邊安定,朝廷每年節省的軍費開支何止百萬?開設馬市、互通有無,朝廷每年增收的賦稅收入又何止百萬?!

相對言辭鏗鏘有力的嚴嵩,列席禦前財務會議的兵部尚書曾銑顯得十分低調,語氣平和、言簡意賅地逐項給皇上和各位內閣輔臣彙報兵部超支的項目:組織“射天狼”軍事演習;禁軍第二軍、第三軍分別和大同軍、宣府軍調防;兵工總署安排生產混成旅各項裝備有關事宜;籌建黃埔軍校;設立縣遞,安置退役軍官士兵以開辦民間郵驛……

曾銑一項一項娓娓道來,哪一項都有煌煌聖諭,也都是公出公入的明賬,與會諸人都一清二楚,心裏卻仍不禁慨歎不已:老曾這個兵部堂官不好當啊!隻多花了340萬就辦成了這麼多的大事……

例行的過場走完,又議了嘉靖二十九年的預算開支,其實也跟走過場差不多--戶部早在兩個月前就讓各部報來預算項目,彙總後呈送禦覽,戶部兌付到期國債、兵部整修軍備、工部治理黃、漕兩河等等大項的預算開支也都征得了皇上的同意。今日禦前財務會議開過之後,內閣要根據會議決議擬票,皇上披紅,司禮監用印之後明發上諭,戶部就從太倉撥出銀子,嘉靖二十九年財政年度就算正式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