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苦心提攜(2 / 2)

羅龍文還從未被嚴世蕃抬出朝廷規製嗬斥過,此刻心中不禁一凜,趕緊說:“孫兒不敢。隻是……”

“隻是什麼?”嚴世蕃惡狠狠地打斷了他的話,劈頭蓋臉地罵道:“隻是我父子二人都瞎了眼,竟看中了你這麼個不成器的東西,把一段錦繡前程和天大富貴雙手奉上給你,你卻還是不領情!”

羅龍文有些糊塗了,趕緊跪了下來,忙不迭聲地說:“是孫兒錯了,爺請息怒,爺請息怒。有太爺爺和爺爺關照孫兒,也斷不會讓別人欺負孫兒……”

“你還認為讓你到東海艦隊去任職是委屈了你嗎?”嚴世蕃痛心疾首地說:“竟連這個都看不出來,虧老爹和我竟那樣看重你!”

羅龍文小心翼翼地說:“爺這麼說,是--”

羅龍文如此下作地自認孫子輩,讓嚴福既覺得不齒,又有些拈酸吃醋,但畢竟羅龍文是他舉薦給嚴世蕃的人,老爺此刻大發雷霆,若是追究下來,他也脫不了幹係,忙說:“老爺請息怒,奴才瞧著羅相公也是初入官場,還不明白朝廷的水有多深,不能體念明白太老爺和老爺的良苦用心……”

嚴世蕃把那隻獨眼瞪德滴溜圓:“你算什麼東西,還敢幫他說話!老爹和我在他身上花了多少心思,他卻是如此愚鈍,難堪大用,真不如當初把功名賞給別人!”

接著,嚴世蕃又指著俯身在地、戰栗不已的羅龍文,怒罵道:“你羅龍文不過是個外省的舉人,沒有我嚴家幫襯,這一科還得卷著鋪蓋滾蛋!以為中個製科就了不起啊?老子告訴你,別說是製科進士,就是明經科進士,又能怎樣?方今之世,有個進士的功名算個鳥!京城裏各個衙門,哪間值房裏沒有坐著幾個進士?就憑你那麼點朽木之才,如何能夠脫穎而出?老爹和我可憐你,把一段錦繡前程擺在你的麵前,你竟不曉得去走!”

羅龍文見嚴世蕃動了真怒,嚇得磕頭如搗蒜一般:“是孫兒錯了,爺請息怒,爺請息怒……”

嚴世蕃嚴詞厲色地痛罵了羅龍文一頓,看到羅龍文匍匐在地上,渾身戰栗不已,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的謙恭模樣,怒氣這才稍微平息了一點,也不讓他起來,對他解釋說:當今聖上睿智天縱、英明神武,於用人一途向來不拘一格,尤其看重有軍功之人,以當今大明官場的幾位新貴而論,高拱以翰林之身被皇上點為秘書,日後飛黃騰達卻全靠的是在營團軍任監軍時督率所部抗擊韃靼、平定京城薛、陳二逆叛亂的軍功;楊博若不是繼任營團軍監軍,有率軍南下平叛之功,又怎能在三年之內,就由兵部職方司郎中擢升右侍郎兼明軍總參謀長?去年又憑借組織“射天狼”軍事演習和護衛聖駕巡幸草原之功,升任兵部左堂(左侍郎的別稱),外放即是九邊總督,留在朝中,隻要熬走了曾銑,立時就能升任本兵,入閣拜相指日可待。還有上一科的那個製科進士徐渭,也是授以東海艦隊經曆官之職,不到三年功夫,就擢升為正五品的艦隊參謀長,與他同科的那些人,誰有他官升得快?即便是狀元殷士澹,當初就授了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如今也不過是循三年考滿升一級的規矩,由翰林院修撰升為正六品詹事府春坊左中允。詹事府春坊這個官署,專管皇帝的詔令;中允這一官職,專門負責傳達皇上的指示,其實都是有其名而無其實,不過是翰林院那幫修撰、編修升遷的中轉站而已。他照例開坊之後,若不是進了禦前辦公廳任秘書,還得跟在翰林院一樣,守著故紙堆,熬著清苦歲月……

聽了嚴世蕃這一番剖析,羅龍文這才明白了嚴氏父子對自己的殷切苦心,又是感動又是慚愧,慌忙又重重地磕了七八個響頭,連聲叫著“爺爺”賠罪不迭,這才換得嚴世蕃轉怒為喜,讓他站起來,又命嚴福傳話上菜,算是祝賀他受命家國之重任,勉勵他為君父效命,早日與東海艦隊眾將士一道剿平倭患、平定海疆。

酒過三巡,嚴世蕃打發走了嚴福,壓低嗓子交給了羅龍文一項差事:秘密監視戚繼光,尤其是暗中查訪戚繼光有無勾結倭寇及克扣兵士糧餉之情事--在他看來,戚繼光能屢蒙聖恩,被皇上不次拔擢到那樣的高位,一定是暗中重賄朝中諸位大僚如內閣分管軍務的次輔李春芳和兵部尚書曾銑等人,那個與他昔日同在營團軍供職的高拱更是脫不了幹係。羅龍文若是搜集到確鑿證據,速速派可靠之人送到京師,尋個機會拋出去,一準能把他們掀翻在地,讓他們永世不得超生。到了那個時候,這大明的朝廷,可就是嚴家說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