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開眼界(二)(1 / 2)

趙自翱完全擺出了一副主人的架勢:“高大人賜你坐,你就坐下吧。高大人若是問起什麼,你也好給高大人回話。”

“是!”李紀向眾人深深作揖,然後小心翼翼地打橫坐下了。

能替官府衙門招待貴客,李紀府上的廚子不用說都是精挑細選的大家,連吃慣了尚膳監禦廚做的美味佳肴的朱厚熜也是大快朵頤,一邊享用著難得的美餐,一邊感慨地說:“李員外如此盛情款待,真讓本官大開眼界啊!”

“高老爺過獎了,”李紀頗為自得地說:“談不上什麼盛情款待,小民平常吃飯也是如此。”

真正的高拱本是貧寒出身,從未見過有人飲食起居竟如此奢華,不禁驚訝地說:“每天都這樣遊菜?”

李紀不知道問話的是哪位大人,但見他身穿四品官服,品秩不比趙自翱刻意奉承巴結的“高大人”低,忙恭恭敬敬地應道:“是。”

高拱越發地好奇了,刨根問底道:“一般準備多少桌?”

“回這位老爺的話,小民平時吃飯,以十桌為宜,若待客則加倍。”

“這麼說你今日準備了二十桌各色菜肴?”

李紀老老實實地說:“回這位老爺的話,各位欽差大老爺駕臨揚州,是揚州闔城之幸、萬民之福。趙大人還曾吩咐小民一定要悉心伺候好各位欽差大老爺,小民自然要再加一倍。”

朱厚熜心裏暗叫一聲乖乖,再加倍便是四十桌,也真是難為他了,若非心頭過意不去,倒真想讓他把那四十桌菜肴都擺出來讓自己這位皇帝和高拱他們這些天子近臣也長長見識!

高拱感慨地說:“這樣餉客方式和遊菜場麵,本官在京師也是聞所未聞啊!”

朱厚熜一哂:“你囿於京師,不知天下之大。要知道,揚州鹽商的奢華享樂可謂天下第一,就連皇上都比不上!”

對於“高大人”突然冒出來的這句話,尤其是最後那句“就連皇上都比不上!”,揚州三巨頭連同主人李紀都不知道他到底是褒是貶,隻能尷尬地賠著笑,根本不敢接話。

吃過飯,天已黑定,李紀請眾人回到扇廳,一邊品茗一邊欣賞小秦淮夜景,跟菜肴一樣,上好的茶也準備了十幾種,什麼太湖春筍、黃山毛峰、君山毛尖、西湖龍井、六安瓜片都是各沏了一壺,分別由美女捧上,讓“各位欽差大老爺”隨意挑選。李紀介紹說這茶倒在其次,關鍵是水好,他們家待貴客都是掃雪烹茶,對於“各位欽差大老爺”這樣的貴客,他更是拿出了去年在梅花枝上收的瑞雪,可謂第一等的好水。

朱厚熜知道,京城裏的富貴人家,冬日裏時常會積雪取冰,窖藏起來,來年夏天時取來降溫解暑,當年李時珍還用望冰止渴的怪方治好了他的胸悶焦渴之症。但是,北方這麼做還算平常,卻沒有想到江南也能這樣做,便追問李紀說:“掃雪烹茶,倒是極有韻致的事。不過眼下已到七月,溽暑之中,哪裏有雪呢?又不知你編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回高老爺的話,不是故事,是真的。”說著,李紀就吩咐一位奉茶的美女下去拿雪。

不一會兒,兩個健仆哼哧哼哧抬著一大籮筐的雪上來。朱厚熜上前抓了一把,果真是雪!不免驚詫地問道:“既然是去年的雪,怎能保存到現在?”

“回高老爺,是深窖裏。”李紀不無得意地解釋說:“小民的家中掘了一口十幾丈深的大窖,每年冬天下雪時,就收些瑞雪儲藏其中,遇到象各位欽差大老爺這樣的貴客駕臨寒舍,就開窖取出一些來烹茶。”

揚州知府王可湊趣說揚州地濕,挖這麼深的窖容易滲水,李紀家砌的是石窖,拿大條石箍內壁,以糯米漿勾縫,裏頭幹爽得很。

聽著雪水的來曆,朱厚熜便又想起了鬆江徐陟曾專程派人去南京什麼“琵琶泉”取水衝茶的故事。看來,奢侈無極限,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兩淮鹽商的豪富奢華,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啊!

不過,他雖有幸穿越為大明王朝的皇帝,骨子裏卻是一個俗人,比不得大觀園裏嬌滴滴的林妹妹。聽李紀這麼得意洋洋地介紹,他唯一的想法就是:去年的水放到今年,還能吃嗎?!

張居正嗜好飲茶,沒有想到這等庸俗的富商大賈竟還能如此風雅,也來了興趣,追問道:“雪是有了,卻問如何烹它?”

“這位老爺問的好,”李紀越發來了精神,喋喋不休地說道:“小民家裏烹茶,也是有講究的。一是烹茶的爐子必須用紅泥小爐,取的是‘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詩意;二是盛雪的銅銚子必須是煮過上千次的老銚子,這樣才能完全去了燥氣;三是烹茶之火必須既猛且綿,不猛雪水難開,吃了會腹脹,不綿又會導致水硬,奪了茶香;四是烹茶之柴必須是鬆毛,才能保證火既猛且綿,所以每年冬天要把鬆毛收藏起來;五是烹茶之人,必須得是七八歲的小童子,唯其孩童,才能實得掃雪烹茶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