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駕幸南都(2 / 2)

跟南京的官員們一樣,乍一聽到聖駕即將巡幸南都、拜謁孝陵的消息,無論是南京的縉紳之家,還是市麵上那些升鬥小民,無疑都是十分興奮的。因為,作為堂堂留都士民,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見到聖駕龍騰南京的盛況,確實是一件十分榮耀的事情。但仔細究其本心,其實他們又對此並不在意,就象是他們當初並不關心南京的那些勳臣顯貴,圍繞著誰來坐紫禁城奉天殿上的那張龍椅,明裏暗裏發生了怎樣緊張的較量,發生了何等慘烈的爭鬥一樣。對於他們來說,是由這位王爺還是那位王爺來坐龍廷,實在難以說清楚到底有什麼不同。甚至包括被官紳士子稱為“天崩地裂、神州陸沉”,值得為之蹈海而死、殺身成仁這樣至關重要的改朝換代,他們也是毫不關心的--他們隻是根據世世代代傳下來的規矩,認定這是一件必須要辦的事情,就像不能設想光有一座廟宇,裏麵卻沒有菩薩一樣,隻要那座大殿上的寶座不是空設而無主,他們就覺得一切又有了庇護和保障。若是新皇照例在有大赦天下、豁免積欠賦稅之類的收買人心的善政,讓他們或多或少得到那麼一點實惠,他們便也會象那些官紳士子一樣,為此發出由衷的歡呼……

正因為百姓的心地是那樣的善良,要求又是那樣的簡單,他們才會如此俯首帖耳,不但老老實實地遵照官府衙門的吩咐,認真地履行自己或老老實實待在家中,或恭恭敬敬地跪迎聖駕的職責;並且,當皇上乘坐的那頂天子規製的巨型步輦經過時,每個人都從心底裏由衷地湧出一浪高過一浪的激動,俯身在地,將額頭緊緊地貼在被毒辣辣的日頭曬得滾燙的地磚上,直至聖駕過去許久,才敢抬頭張望一眼……

進了紫禁城,朱厚熜在奉天殿上升禦座,接受文武百官的叩拜,說了些勉勵的話之後,就散朝回宮。回宮之後,他命呂芳叫來南京守備太監、臨時充任大內總管的雷鳴,頒下了一道口諭:從即日起,宮裏的米飯中摻上三成的紅薯,每三日準備一餐粗糧,不拘小米粥還是玉米麵窩頭。

雷鳴此前曾在北京那邊的宮裏當差,知道皇上一向儉省得很,每餐食不過三品,菜不過五味,卻從來沒有想到皇上竟如此正兒八經地提出要雜以粗糧為膳食,一時竟怔住了。

呂芳嗬斥道:“天殺的狗奴婢,還不快快領旨!”

呂芳走後選擇雷鳴當南京守備,是看他老實可靠,誰知道他也忒過老實,竟犯了傻氣,怔怔地說:“回主子,宮裏……宮裏沒有粗糧……”

朱厚熜一笑:“宮裏沒有,難道市麵上也沒有嗎?打著宮裏的牌子,到糧市上去買就是了。”

雷鳴這才回過意來:原來,主子此舉並非隻是為了節用愛民,還有在江南推廣食用紅薯、玉米等粗糧的深遠用意。這些年裏,主子大力推廣紅薯、玉米等高產作物的種植,可恨那些江南人家,竟還要挑剔個口味,既不吃,也不讓佃農種,害得主子不得不自食粗糧以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