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皇上話語之中不乏對官員士子的揶揄,但高拱、張居正沒有想到皇上竟然如此體諒和關愛他們,尤其是那句“名為君臣,情同友朋”不禁令他們萬分感動,正要跪地謝恩,卻聽到朱厚熜又說道:“朕今日之所以要向你們說這些,乃是因為你和太嶽二人都有素澄清天下、滌蕩宇內之誌,也有經時濟世、安邦定國之才,朕一直看好你們,無論是讓你們出撫地方;還是把你們放在身邊,讓你們參與諸多朝政要務,時常把一些棘手的差事交給你們去辦,都是在培養和鍛煉你們輔君治政的能力。嘉靖一朝名臣輩出,前有楊廷和,後有夏言,嚴嵩和徐階、李春芳等人也不失為治世之能臣。但是,論年歲、論精力,尤其是論思想觀念,他們終究比不上你們這些年輕人。能輔佐朕中興大明之人,不是你恩師徐階,更不是嚴嵩,而是你們這年輕一輩!希望你們知道這些之後,能與國同體,和朕共擔國事,致力中興!”
略微停頓了一下,朱厚熜又笑道:“其實,朕培養你們,不隻是要你們輔佐朕。在朕百年之後,還指望你們能輔佐我大明下一位皇帝。如今新政大行於天下,我大明中興有望,但少說還需二十年、三十年,乃至五十年、一百年,待今日朕一力推行的諸多新政見到成效,方可稱我大明盛世!可惜,朕大概是看不到那麼一天了,你們卻應該可以。記得有位上古偉人曾經對年輕人說過,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終究是你們的。你們這些年輕人大有可為啊!”
其實,論真實年歲,他比呂芳小多了,大概跟高拱差不多,也就比張居正大上一點;這樣厚顏無恥地擺出一副長輩的口吻說話,自然是借了嘉靖皇帝的身份。他卻沒有意識到,這麼說可是大大的不妥--現任皇帝隻要一天還沒有咽氣閉眼蹬腿,誰敢暢言侍奉下一任皇帝的事,那就是覬覦提前接位,犯了朝廷之大忌。皇帝的親生兒子、丹書金冊被冊封的太子因此而被廢甚至被殺者史不絕書,更遑論伴君如虎的臣子!
因此,朱厚熜的話音剛落地,在場的三位天子近臣呂芳、高拱和張居正一起跪了下來,誠惶誠恐地說:“皇上以萬乘之尊,一言一行,皆為天下垂範。聖體安泰,是蒼生社稷之福;聖體違和,則天下百官萬民驚悚難安。臣等惟願皇上壽與天齊、享國萬年……”
朱厚熜笑著打斷了他們的話:“嗬嗬,呂芳這麼說,或許是受了朕當年妄求長生的影響,多多少少也信一點;你高肅卿,還有你張太嶽這麼違心地說話,豈不有失君子之德、人臣之禮?經過壬寅宮變,朕算是明白了一個道理:生老病死是這世間萬世不移的客觀規律,古往今來,哪裏就真有長生不老之人!秦始皇為求長生,派了徐福去海外仙山求長生不老之藥,求到了嗎?漢唐以降,多少皇帝、名士為求長生,服食丹藥,無不中毒而死,又見誰修得長生不老之身了?漢朝出了個彭祖,說是活了八百歲,是否可信也未盡可知;我朝太祖、成祖年間又出了個太極真人張三豐,活了一百二十歲便沒了蹤影,成祖派人找了多年也沒有找到,世人都說他已經羽化登仙,大概也未必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