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以戰練兵(2 / 2)

待曹聞道和眾人一同坐定之後,戚繼光便向皇上及楊博彙報了此次南下討夷的作戰方略。這一方略,正是圍繞著徐海獻上的“關門打狗”之策擬定,已經上呈總參謀部得到批準;回師途中,戚繼光又與徐渭等人反複推演,各種戰役戰術細節及因變應變之法都考慮得很周到,楊博聽了之後讚不絕口。

朱厚熜也十分滿意,點頭說道:“兵法有雲‘夫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東海艦隊這個作戰方略十分周全妥當,看來元敬和文長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到了西洋之後,具體作戰事宜,由你們和肅卿臨機處置。朕於兵家之事是個門外漢,就不多說什麼了。隻送給你們一句話:此番跨海遠征,是為我大明成軍兩百年的頭一遭,既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又要在戰術上重視敵人;既要慎於初戰,又要奮勇殺敵,打出我大明國威軍威,為身死異域的大明百姓報仇雪恨!”

戚繼光起身立正,響亮地應道:“臣等謹遵聖諭,定當戮力同心、奮勇殺敵,不負君父百官萬民之重托!”

戚繼光簡短而有力的回答令朱厚熜更是滿意,由衷地讚歎道:“好!我大明軍人,就是要有這種一往無前、不斬樓蘭誓不還的氣勢!朕在南京等著你們勝利的捷報!”

略微停頓了一下,他又接著說道:“你們此前在奏疏中提出,要將東海艦隊派去黃埔軍校進修的軍官將佐調回軍中。朕和張老公帥、楊總長和肅卿他們議了。一致認為,大戰在即,東海艦隊的確需要加強指揮力量。此外,雖說佛朗機人距離我大明萬裏之遙,但彼國海外擴張已曆時百年,其竊據西洋、覬覦我大明也長達數十年之久,實力絕不可小覷,狼子野心亦非一戰所能打消。我們必須做好長期軍事鬥爭的準備,從國家根本利益的長遠考慮,我大明必須加快海軍建軍步伐。為此,朝廷有意要組建一支新艦隊,接替你們東海艦隊承擔沿海巡防任務,並負責護衛運送軍需。這支艦隊,暫定名為南海艦隊,由誌輔改任提督。你們都知道,這些年裏,朝廷一直勒緊褲腰帶整飭武備、修造戰船,為的就是保我大明萬裏海疆和海上貿易之路的安全。問題是修建戰船容易,遴選合格的海軍軍官來駕駛和指揮這些戰船卻非一日之功,急需一大批精通海戰的軍官將佐補充到海軍。此次西洋討夷,是我大明海軍成軍以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海戰,要把它當作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演練海軍戰法的機會。因此,朝廷同意你們東海艦隊派去進修的軍官中斷學業,回軍任職;水師學堂應屆畢業的全部學員全部補充給你們,黃埔軍校也將遴選部分學員隨軍參戰。這些人如今已銜命出發,走陸路星夜兼程趕往泉州,在那裏與你們會合,具體安排什麼職務,由你和肅卿商議酌定,報五府和兵部備案即可……”

戚繼光原本出身於大明備倭重鎮威海衛,少小之時便曾多次與侵擾沿海州縣的倭寇作戰,深知大明當初“有海無防”的弊端所在。加之這些年裏,他率領東海艦隊縱橫四海,基本肅清了為禍多年的倭亂,更使得他深切地體會到組建一支強大的海軍,對於鞏固國防具有多麼重要的意義。聽著皇上的諸般部署,尤其是聽到自己的老搭檔、知交好友俞大猷也要改任海軍,率領一支新組建的艦隊,他不禁喜出望外,心中暗道:誌輔兄早年便精習水戰,更有誌於指揮舟師馳騁海疆平定倭亂,有他與我並肩作戰,何愁我大明海波不平、海路不暢!

這個時候,隨同楊博前來的總參謀部作戰參謀王崇古突然站了起來,囁嚅著說:“皇上,微臣有一不情之請,萬祈皇上恩準……”

王崇古是嘉靖二十六年的進士,一甲三名的探花郎,如今職銜正六品。論說以如此低微的官秩,在禦前根本沒有主動開口說話的資格,更不用說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向皇上提出要求--這樣的舉動,往輕裏說是舉止輕浮、君前失儀;往重裏說,那可就是僭越的大罪!眾人心中都替這位年輕的作戰參謀捏了一把汗,惟有他的上司、總參謀長楊博卻安坐如初,似乎並不在意自己屬下職官有失人臣之禮的異常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