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負荊請罪(四)(2 / 2)

徐海漸漸找到了當初在東海艦隊吃糧當兵的感覺,依照軍中規矩應道:“回軍門,小人船隊一直巡弋海麵,恐遭遇敵船誤傷百姓,就把他們送往黃岩島暫避一時。送去之日,除一名老者傷重不治撒手西去之外,餘人皆都安好,軍門可派人點查。”

汪宗翰語氣也跟著緩和了下來:“你以前曾跟過我,我知道你魯莽好鬥,不服管教,屢屢違犯律法軍規,卻也不是一個妄言誑語之人。你說八百六十四名就是八百六十四名,無須點查。”

這是汪宗翰第一次對徐海表示出讚許之意,徐海不禁心潮澎湃,眼淚險些又湧了出來,連忙將頭俯在甲板上,哽咽著說:“有軍門這句話,小人雖死何憾……”

汪宗翰似乎不願再說那些能勾起彼此傷感的往日恩怨,對那位一直坐在一旁的文官說道:“羅經曆,既然徐海船隊有戰況詳情記錄,你且收著,日後轉呈高大人和戚將軍,以我大明遠征軍的名義上奏朝廷,為他們請功。”

那位文官應一聲諾,起身走到徐海麵前,接過那本書簿,又對汪宗翰說道:“軍門,俆大當家已受朝廷招安,又蒙恩受賜鎮撫司要職,與我等同殿稱臣又不相統屬,是否可請他起來說話?”

汪宗翰似乎猶豫了一下,終究還是給了那位下屬文官一個麵子,說道:“羅經曆說得是。徐海,你就起來吧。”

徐海老老實實叩頭之後,這才起身。那位文官拱手向他一揖,說道:“俆千戶,下官羅龍文,辛未科製科進士,忝為南路巡防分艦隊經曆官,日後還請俆千戶多多指教。”

聽這位羅龍文自報家門,出身科甲正途,想必跟當年的經曆官、如今東海艦隊的參謀長徐渭俆大人一樣,是朝廷派到軍中曆練,日後將有大用的幹才。徐海慌忙抱拳回禮:“指教萬萬不敢。還望羅大人不吝賜教。”

跟方才被汪宗翰斥退而去的杜平一樣,“撫遠號”管帶張勇也是汪宗翰多年的老部下,也替自己的老上司深恨著徐海,見羅龍文拿話擠兌著汪軍門不得不表態原諒徐海,又搶先跟徐海見禮,情知那個為人圓滑乖巧的羅經曆官是得知徐海已被封授鎮撫司官職,有心要結交他。他十分看不慣這種趨炎附勢的小人作派,冷哼一聲,站了起來,向汪宗翰敬了一個軍禮,說道:“軍門,且容末將先行告退,去查看船體修複進展如何。”

汪宗翰擺擺手:“為將之人,事必躬親固然可貴,卻也要分個輕重緩急。今日之戰,我軍雖略勝一陣,夷人卻未折筋骨,日後必定大舉來犯。多聽聽徐海他們此前戰事,大有裨益。”

張勇不屑地說:“軍門,我軍乃是堂堂王師,大小艦船齊備,且精研海上協同作戰已有數年之久,未必還要向他們那些海寇習學海戰之法?”

汪宗翰臉沉了下來,嚴厲地說:“一軍之將,最忌驕縱。徐海能帶著一幫烏合之眾與夷人艦隊激戰數陣,尚且不落下風,這樣的仗,我打不了,你更打不了。可見英雄莫問出處。”

張勇不敢違抗汪宗翰的將令;加之平心而論,今日一戰徐海船隊確實盡了力,打得也確實不錯,他隻好悻悻然地坐回原位。

盡管汪宗翰的話語之中不乏對徐海船隊的貶低之意,但更是對他們功績的肯定,徐海忙謙遜地說道:“軍門這麼說,小人真是愧不敢當。小人一點微末之能,也全是跟著軍門學的……”

汪宗翰仍板著臉,冷笑著說:“你以一艘巨艦、十來艘快船,就敢硬碰夷人五六十艘巨艦組成的艦隊。這種絕戶仗,難道也是跟我學的嗎?”

徐海聽出了汪宗翰話語之中的嘲諷之意,雖覺得尷尬,卻更感到汪軍門已經再度把他當成了當年在水師學堂受教的弟子,心中不禁湧起了一股暖流,老老實實地說:“回軍門,夷人駐泊馬尼拉港一月有餘,且風向洋流皆不利於出海,小人及船隊弟兄不免有些懈怠,待得發現夷人艦隊出港,已是退避不及,隻得倉促應戰。幸有軍門率眾馳援,小人船隊才免於全軍覆亡。”

汪宗翰又是一聲冷笑:“我還道你這般死戰,是要以死謝罪、殺身成仁呢!”

接著,他的語氣卻又緩和了下來:“以寡敵眾、倉促接戰,還能力保軍心不跨、戰局不潰,足見你領軍攻伐之能已非當日吳下阿蒙。如果換作是我,打得還不如你。且請坐下,將此前戰況詳細說來。”

聽到汪宗翰這麼說,徐海心中悲喜交加:汪軍門原諒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