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銀銅比價所帶來的嚴重問題,明朝政府一方麵嚴厲打擊熔毀銅錢、擾亂錢法的不法行為;另一方麵戶部增設雲貴銅政司,朱厚熜欽點海瑞出任銅政禦史,加大銅礦開采,多鑄銅錢並適當控製白銀流通。雙管齊下,維持國家貨幣流通領域中白銀和銅錢的適當比例,平準銀銅比價。
這樣的作法隻能治標,卻不能治本,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用紙幣代替白銀這樣的稱量貨幣,不但可以使國家日趨嚴重的錢法危機得到緩解,對整飭吏治、杜絕各地官府衙門那些貪官汙吏借著收繳賦稅盤剝百姓也不無裨益,已是勢在必行。
紙幣的流通,是以國家信用作為保證。可惜的是,大明王朝的國家信用,已經被以前那些皇帝濫發“大明寶鈔”糟蹋得幹幹淨淨。就算動用國家權力強製發行紙幣,一來勢必會受到來自各方麵的強烈抵製而無法進入流通領域,重蹈大明寶鈔被市場淘汰的覆轍;二來勢必會嚴重危害剛剛發展起來,還顯得很脆弱的商品經濟,更會引起百姓的不滿,甚至還會激起席卷全國的民變--國民黨政權改革幣製,先後發行法幣、金圓券、銀圓券,造成物價飛漲、民不聊生,最終導致國家經濟崩潰、政局動蕩的前車之鑒不可不察!
這些年裏朝廷發行國債、開辦民生典當行、辦理官營彙兌,這一次又在南直隸募集民間股本開辦了興業銀行,都是為了逐步重建國家信用。但是,貨幣體製是國家的根本財政製度,更關係到千千萬萬百姓的生活和國家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對於前些年所謂“大刀闊斧”實則一味蠻幹的改革所引發的朝局動蕩、天下大亂,朱厚熜至今仍心有餘悸,不經過充分的論證和準備,怎敢輕易觸及關係到全國每一個人切身利益的貨幣體製?
這個問題使朱厚熜左右為難,直至孫嘉新宣布退堂,並把他和楊博恭請到後衙歇息,他仍沒有下定決心,想要征詢楊博和孫嘉新兩人的意見,卻又考慮到兩人都不曾在戶部幹過,未必能對這麼專業的問題說出個所以然來;二來以孫嘉新為民請命的錚錚鐵骨,若是不能理解變革錢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肯定要視其為亂政苛政而憤然抗諫,自己已將督查清丈田畝的重任交給了他,君臣之間還是不要為了別的事情鬧出什麼不愉快為好。於是,他將心中的憂思壓了下去,對孫嘉新舉重若輕地妥善處理諸暨縣官吏虐民自肥一事大加讚譽,並請楊博草擬一道密旨給呂芳,交代了三件事情,一是警示蘇鬆杭三大織造局,一律不得以白條收購百姓生絲;二是傳話給奉旨處理政務的內閣首輔嚴嵩和資政夏言,由他們知會吏部擢升諸暨縣令孫嘉新為南京都察院僉都禦史兼清田督查欽使,諸暨縣令一職由吏部會商浙江巡撫衙門另擇能吏幹員接任;三是通知剛剛回京的內閣學士、戶部尚書馬憲成速來南京見駕。
一旁的孫嘉新聽得目瞪口呆--別的事情也還罷了,皇上這樣超擢他的官職,未免不合大明官製。不過,他剛想開口遜謝,卻被楊博猜到他要說什麼,暗中以眼色所阻。
隨同聖駕微服出巡以來,楊博早就見識過了皇上處事果斷、隻爭朝夕的作風,也不推辭,就在後衙的書案上草擬了密旨。內容十分簡單,朱厚熜也交代的清楚明了,對於楊博來說就是一揮而就之事,朱厚熜看過也不做刪改,轉過戒指的戒麵就鈐上了印信。
就在朱厚熜鈐印之後,剛要出聲召喚縣衙後堂門外護衛聖駕的鎮撫司的人進來送出密旨的時候,鎮撫司大太保楊尚賢悄無聲息地走了進來,躬身說道:“皇上,呂公公送來急報。”
朱厚熜雖說聲稱自己要罷朝一月,將國事都委於內閣首輔嚴嵩和資政夏言處理,但是,對於大明王朝的權柄,卻未嚐有一日放下。微服出巡的這些天來,留在京裏看家的呂芳每天都要派人送來重要奏疏的摘要和鎮撫司的仿單,確保龍潛在外的他時刻都能掌握朝局動向。不過,楊尚賢專門提到呂芳派人送來的是“急報”,就讓他有些緊張了,連忙接了過來,折開火漆封口,抽出了那份急報。
急報所奏之事並不冗長,隻有薄薄的兩張箋紙,看過之後,朱厚熜卻象方才在大堂上憂思錢法一樣,深深地鎖起了兩道濃眉,隨即又將手裏的那兩張箋紙遞給了楊博:“惟約,你也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