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俟幾位佛朗機軍官離去,高鎮東就吩咐眾人趕緊收拾行裝,速速撤離潮汕會館,搬到另一處更為隱秘的秘密據點。趙隱情知這是自己的過錯,心中不免愧疚。謝宇翔猜到郡馬爺心中作何之想,便岔開話題,向他稟報了前去拜會呂宋王國達官顯貴的情況,讓悶悶不樂的趙隱驟然眼睛一亮--
據鎮撫司密探搜集到的情報,打從變亂一開始,呂宋王國就有許多達官顯貴都對國主拉坎都拉和宰相瓦魯爾背棄與大明王朝世代交好的關係,轉而投靠夷人的作法有所不滿。他們認為,呂宋王國畢竟是大明王朝的藩屬之國,近兩百年來相互交好,朝貢不絕;僑居呂宋的數萬明人或從事耕漁,或貨殖四方,為呂宋王國創造了大量的財富,無論從道義上還是利益上,都不該輕易棄之。再者說來,當初大明王朝坐視馬六甲王國被佛朗機人滅國固然不對,那也是因為當時大明為北虜南倭所困擾,騰不出手來照管藩屬之國的事情。如今大明已經征服了宿敵故元諸部,又組建起了強大的海軍艦隊,肅清了本國海域之內的倭寇,國勢強盛、兵精糧足,不亞於大明兩代開國皇帝太祖、成祖之時。反觀夷人,雖則戰船堅固、火器犀利,畢竟遠在萬裏之外,且兵馬寥寥,怎比得上大明雄兵百萬、戰將千員?一旦兩國開戰,勝負難以預料,呂宋王國實在不該把寶押在遠道而來的佛朗機人身上……
不過,佛朗機人攻打榮王府莊園時顯示出的強大戰力,尤其是那些犀利火器,讓呂宋人聞之色變;加之佛朗機人當初攻打馬六甲王國,攏共不過區區18艘戰船、1400多名兵士,卻輕鬆地攻克了有3萬馬六甲王國軍隊駐守的國都馬六甲城,並瘋狂屠城,將城中近10萬馬來人殺了個幹幹淨淨,如此凶殘暴戾,更讓呂宋人萬分害怕。正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既然國主拉坎都拉已經引狼入室,倘若再持異議,隻怕不等大明王朝興師問罪,這些凶殘暴戾的佛朗機人會首先翻臉發難。因此,那些達官顯貴的反對聲浪未能形成氣候,更未能動搖國主拉坎都拉的決心……
佛朗機艦隊在蘇比克灣海戰中連遭敗績之後,呂宋王國上至國主拉坎都拉,下到升鬥小民才如夢初醒:原來,昔日囂張不可一世的佛朗機人根本不是大明軍隊的對手;那些被傳得神乎其神的西洋火器也遠不及大明軍隊的厲害;更為重要的是,大明王朝反應如此激烈,迅即調集大軍前來平亂,彰顯了捍衛天朝盛威的決心。在這種情勢下,那些反對的聲浪又漸漸抬頭,並漸成燎原之勢。其中,以呂宋國主拉坎都拉的王叔蘇加瓦蒂最為激烈,屢屢在朝堂之上與宰相瓦魯爾激辯竟日,甚至有兩次幾乎要對瓦魯爾揮以老拳,痛毆誤國奸臣。其他多位王國重臣也力持此意,主張撇開佛朗機人,單獨與大明王朝議和,並聲淚俱下地勸諫國主拉坎都拉以呂宋王國大局為重,不可妄信奸佞,一誤再誤,招致滅國殺身之禍。隻是呂宋王國國主拉坎都拉顧慮佛朗機艦隊而騎虎難下,不得不一再偏袒當初說服自己與佛朗機人結盟的宰相瓦魯爾,對這些諫言都不置可否……
聽罷謝宇翔的稟報,趙隱提出自己要親往拜訪蘇加瓦蒂。找到並保護他這位郡馬爺是皇上交代給鎮撫司的首要任務,策反呂宋王國王公大臣不過是順手牽羊,高鎮東和謝宇翔怎能同意他以身犯險?可是,趙隱心意已決,加之以他大明王朝安國郡主郡馬、五軍都督府從一品右副都督的顯赫身份出馬,興許能說服蘇加瓦蒂順應時局,歸順天朝,義助王師營救榮王千歲並平定夷亂,兩位太保爺思慮再三,最終同意他姑且一試,指派鎮撫司呂宋情報站的站長吳韶周陪同他前往,並給吳韶周下了死命令,務要保護郡馬爺的安全。
當夜,高鎮東和謝宇翔派出鎮撫司呂宋情報站的多位暗探,密切監視佛朗機人和呂宋王國的動向,並未發現有任何異常,他們這才確信那幾位佛朗機軍官的確信守了諾言,心中對於趙隱迂腐執拗舉動的埋怨稍稍平息了些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