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龍馬精神(2 / 2)

朱厚熜笑道:“看來諸位都是家大業大,不稀罕朕的那麼一點賞賜啊!東樓啊,這個機會就留給你,你來猜猜看。”

打一看到那副詩軸,嚴世蕃就開始琢磨,也已經有了答案,倒不是為了得皇上的賞賜,而是打算在皇上犯難之時悄悄提示一二。此刻被皇上點名問到,立刻意識到這是自己賣弄學問、不讓張居正專美於前的大好機會,從容答道:“既是字謎,無非象形、會意兩種猜法。可這個字謎製得甚是精妙,若從字劃構架上去猜,肯定如墜五裏迷霧之中。微臣以為,這一定是個會意的字謎。”

朱厚熜雖說猜不出謎底,但嚴世蕃說的這些,他還是略懂一二的,便含笑點頭,說:“言之有理。且說謎底。”

嚴世蕃說:“回皇上,謎底是一個‘馬’字,駿馬的馬。”

朱厚熜越發擺出一副考察嚴世蕃學問的架勢,故作高深地輕笑一聲:“說說理由。”

嚴世蕃指著朱厚熜手中的詩軸,解釋說:“闖關奪隘,馳向中原,說的都是寶馬良駒的故事。三四兩句詩的語意就更加明了,寶馬載著天下英雄盡朝帝闕,為的正是輔佐皇上開創千秋盛世。”

朱厚熜追問道:“玉龍孤怎麼講?”

嚴世蕃說:“玉龍指的是皇上。皇上上應天命為九州共主,下凡降世是弘治十八年,那一年是辛醜年,辛醜五行屬水,玉與金配,屬金,金生水,玉龍乃是皇上天命之象,亦是說皇上正是天上的玉龍降世。如今駿馬來朝,皇上就不會孤單。再者,馬與龍配,即龍馬精神,皇上得此吉兆,乘風禦氣窮極八荒,勤政愛民勵精圖治,我大明中興有望,盛世可期啊!”

“哈哈哈!”朱厚熜開懷大笑起來:“東樓果然好學問,與朕想的一般無二!”

稱讚嚴世蕃,順便還誇耀了自己之後,朱厚熜又說:“其實,有諸位愛卿耿忠輔佐、執政安民,朕原本就不孤單嘛!不過,如諸位愛卿這般的千裏馬,當然還是多多益善才好。是故朕一看這個字謎,就說是好兆頭。”

眾人一齊躬身應道:“生逢盛世,得遇明君,此乃百官萬民之幸,臣等願為皇上效犬馬微勞!”

“那麼,我等君臣便同心協力,共致中興吧!”朱厚熜含笑看著嚴世蕃,說:“東樓啊,你年前剛納了兩房側室,朕還沒有送上賀禮;今日又猜中了第一個字謎,為朕帶來了好兆頭,朕應該重重賞你才是。可你家中什麼都不缺,朕一時真不知道該賞你什麼才好。你自己說說看。”

在場諸人久曆官場,還從未聽說過皇上賞賜大臣,還要大臣自己說賞什麼的事情;而且,皇上話裏話外的意思,竟聽不出到底是褒美還是揶揄,就都屏息凝神,等著聽那位相府公子、封疆大吏如何應對。

嚴世蕃也不禁有些慌亂,隨即就穩定了心神,跪了下來,從容應道:“回皇上,家父、微臣及犬子都辱蒙聖恩,在朝廷供職,領有一份官俸,皇上還時有恩賜,的確不缺什麼東西。然君父有賜,臣子不敢辭。微臣有一不情之請,懇請皇上恩準。”

把自己隨身攜帶的玉佩賞賜給了張居正,朱厚熜一時想不起來到底該賞嚴世蕃什麼。而且,他更明白,自己身為一國之君,一舉一動都引人注目,更關係著朝局動向;賞賜的厚薄,也關係著嚴黨和其他各派的勢力消長,真可謂是“豆腐掉在灰堆裏,輕不得也重不得”。於是,他索性就把這個難題拋給了嚴世蕃。以他對嚴世蕃的了解,這個一心往上爬,恨不得明天就搬進內閣接了老爹首輔之位的家夥哪怕隻是在旁人麵前裝裝樣子,也會說些“臣本不才,辱蒙聖恩,許以封疆之寄。惟有一心報效君父浩蕩天恩,舍此別無所求”之類的大話,不會提出什麼要求。可是,他卻沒有想到,嚴世蕃竟然一反常態,厚著臉皮要向他討賞賜,反倒把他弄得措手不及。

眾目睽睽之下,自己身為九五之尊的皇上,出口便是金科玉律,當然不能食言而肥。朱厚熜就笑著說道:“說吧。隻要是不違天理國法,朕又能拿得出來,朕都答應你!”

同時,他心中暗下決心,隻要嚴世蕃膽敢提出什麼過分的要求,一定要讓他付出十倍百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