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按部就班(2 / 2)

南洋討夷之戰進展如此順利,想必要比總參謀部預計的一年半時間大大提前。接下來,就該按照預定計劃興師伐倭,問罪京都了。為此,在九州薩摩半島修建港口辟作前進基地就成為迫在眉睫之事。可是,朱厚熜聽完汪直的奏報,卻首先劈頭蓋臉地斥責了他一頓,說他魯莽行事,在那種情勢下,居然還敢親身涉險,前去和島津氏做那口舌之爭。幸好島津氏別有所圖,沒有狗急跳牆,否則的話,豈不是羊入虎口,有去無回?與汪直同行的張明遠也因為未能勸阻汪直而受到朱厚熜的申斥,被處以罰俸三月的處分。不過,為了表彰他們為朝廷平倭大計所立之奇功,朱厚熜又特下恩旨,將汪直由正五品鎮撫司千戶超擢為正四品指揮僉事。

名震天下的十三太保之中,除了幾位年長資深的太保爺之外,大都還是正五品的千戶,自己卻被超擢為正四品指揮僉事,汪直萬分惶恐,更為皇上的關切所感動,當即指天發誓,矢誌盡忠報國,不負皇上重托。朱厚熜又好生撫慰了他一番,並且叮囑他和張明遠等人,一旦朝廷舉兵伐倭,他們便要迅即轉入地下,或徑直撤往薩摩,且不可以身犯險,枉自斷送性命。

覲見一畢,汪直和張明遠又匆匆趕回寧波,船隊其時已經整裝待發,船上所載的除了貨物之外,還有總參謀部從禁軍抽調的精銳部曲,總計有兩千餘人,都裝備了精銳的火器,還攜帶著十門大炮,將用於加強薩摩新建港口的守備力量。

再度揚帆出海之後,汪直船隊在鬆江府的崇明島停留了一天,織田信長等人和三千名倭人戰俘悄然登船,踏上了歸國行程。為了防止倭人戰俘途中生變,看守倭人戰俘營的那一個團三千餘名大明將士也隨船同行。不用說,還是為了加強薩摩新建港口的守備力量。

或許此時那三千名被嘉靖帝朱厚熜送給大舅子織田信長做複國本錢的昔日倭寇已經不能再稱其為戰俘了--早在月餘之前,朱厚熜便以即位三十周年慶典為由,大赦天下,各地官府衙門大牢裏的囚犯,除了少數罪大惡極、法不容情之徒外,大部分的囚犯都蒙恩赦免,被運往呂宋、暹羅及海外諸島拓荒墾殖,折抵刑期。由於日本也是大明屬國之一,倭人算是天朝的海外子民,崇明島的倭人戰俘也就同沐聖恩,被釋放回國。

由於歸國之後,要複興尾張織田氏,並向已經成為天下人的今川義元討還殺父滅國之血債,不用說是何等的艱難險阻、危機重重,當然不可能帶著女人同行。因此,織田信長向妹妹市姬討來的那七名侍女就被留在了大明。織田信長的三名侍妾之中,已有一人懷有身孕;被他賞賜給家臣的其他四名侍女,也有兩人懷有身孕。朱厚熜便以市姬的名義,將這七人接到南京,入住先前賞賜給織田信長的府邸。盡管織田信長心裏清楚,這樣等若是把她們當作人質交給了明國,但是,在日本戰國時代,類似這樣的作法司空見慣且理所當然,他也不能拒絕。對於大明文武百官來說,則認為皇上的確天心仁厚,澤被蒼生;甚至有不少人暗中腹誹皇上貪戀倭女美色,對那些倭人實在是太過優待了。

一切都按照自己的心意和原定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朱厚熜心中當然無比高興,好整以暇地召來了張居正,商議另外一件他認為比之討夷伐倭更關係到大明江山社稷、乃至中國千年國運的大事……